[發明專利]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和紅外線金屬燃燒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3972.1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2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琦;劉凱;羅長兵;潘葉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帝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D14/12 | 分類號: | F23D14/12;F23D14/46;F23D14/8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紅果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紅外線 金屬 蜂窩 燃燒 | ||
本發明屬于家用燃氣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和紅外線金屬燃燒器。該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包括多個阻擋組件,每個所述阻擋組件與每層所述盤繞圈連接用于阻擋來自所述蜂窩孔出氣口方向的熱輻射;每個所述阻擋組件還與與之相鄰的所述盤繞圈之間形成氣流通道用于向蜂窩孔輸送氣體;在進氣方向上,所述氣流通道的橫截面的面積小于所述蜂窩孔的橫截面的面積。該紅外線金屬燃燒器包括燃燒器本體,以及上述的紅外線金屬蜂窩體;所述紅外線金屬蜂窩體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內。本發明能夠有效地解決目前的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存在回火幾率較大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家用燃氣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和紅外線金屬燃燒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多由單層或多層金屬薄帶層疊或卷繞或纏繞而成,蜂窩體內部形成上下通透的供混合氣體流通的蜂窩孔。但是目前的紅外線蜂窩體在點火燃燒使用過程中存在回火的風險,且鍋底產生的熱反射會通過蜂窩孔進入燃燒器內部,而提高燃燒器內部溫度和回火幾率,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的紅外線金屬蜂窩體存在回火幾率較大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紅外線金屬蜂窩體。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應用上述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紅外線金屬燃燒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紅外線金屬蜂窩體,該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為由金屬帶盤繞形成的環形層狀結構,相鄰的兩層盤繞圈之間形成用于供氣體流動的蜂窩孔,
還包括多個阻擋組件,每個所述阻擋組件與每層所述盤繞圈連接用于阻擋來自所述蜂窩孔出氣口方向的熱輻射;每個所述阻擋組件還與與之相鄰的所述盤繞圈之間形成氣流通道用于向所述蜂窩孔輸送氣體;在進氣方向上,所述氣流通道的橫截面的面積小于所述蜂窩孔的橫截面的面積。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所述阻擋組件設置在所述蜂窩孔的進氣口處。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所述阻擋組件包括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的反射面朝向所述蜂窩孔的出氣口方向用于反射來自所述蜂窩孔出氣口方向的熱輻射。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緊鄰所述蜂窩孔進行口的每層所述盤繞圈的邊緣順次朝向相鄰的盤繞圈翻邊后形成所述阻擋組件。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每層盤繞圈上均設有凸起,且相鄰的兩層所述盤繞圈的凸起錯位布置。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所述金屬帶數量為一條,所述金屬帶上均設有所述凸起。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所述金屬帶的數量至少為兩條;每條所述金屬帶上均設有凸起;多條所述金屬帶相疊時,任意相鄰的兩條所述金屬帶上的所述凸起均錯位布置;所述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由多條相疊的所述金屬帶盤繞而成。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相鄰的兩條所述金屬帶中的其中一條所述金屬帶上間隔設置有至少n排凸起,第二條金屬帶上間隔設置有至少n+1排凸起,n為不小于1的正整數。
對本發明紅外線金屬蜂窩體的進一步改進點在于,所述凸起為空心凸起,所述空心凸起的空心部均與所述蜂窩孔連通。
本發明的紅外線金屬燃燒器,包括燃燒器本體,以及上述的紅外線金屬蜂窩體;所述紅外線金屬蜂窩體位于所述燃燒器本體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上述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因為每個阻擋組件與每層盤繞圈連接且能夠將來自蜂窩孔出氣口方向的熱輻射反射回蜂窩孔的出氣口,所以能夠避免熱輻射進入到燃燒器內部,進而降低燃燒器內部的溫度,降低回火幾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帝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華帝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397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