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及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3206.5 | 申請日: | 2020-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544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郭金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金榮 |
| 主分類號: | H02G3/04 | 分類號: | H02G3/04;H02G3/08;H02G3/14;H02G3/03;H05K7/2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7453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 太陽 電池 電力 轉換 排線 結構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包括殼體,殼體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太陽能板,殼體的下端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水泵,殼體的外側排列有散熱片,殼體內壁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盒,是殼體內壁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排線槽,排線槽的內壁的底面固定安裝有分類底板,排線槽內壁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聚攏夾,聚攏夾與排線槽的內壁通過支撐桿連接,殼體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側框架,殼體的外側均設置有六個固定扣,側框架的外側設置有六個槽口,殼體的一端設置有限位邊,側框架的內壁設置有內槽。該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通過此排線結構,能夠實現裝置的內部的散熱效果,以及增加了方便排線的結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技術領域,具體為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更具體為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陽能電池板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大部分太陽能電池板的主要材料為“硅”,但因制作成本較大,以至于它普遍地使用還有一定的局限,現有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存在箱體結構難以安裝,缺少散熱結構,以及內部線路排線雜亂的問題。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解決了傳統箱體結構難以安裝,費時費力,缺少散熱結構,以及內部線路排線雜亂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第一個技術方案: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太陽能板,所述殼體的下端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水泵,所述殼體的外側排列有散熱片,所述殼體內壁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盒,是殼體內壁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排線槽,所述排線槽的內壁的底面固定安裝有分類底板,所述排線槽內壁的兩側均活動連接有聚攏夾,所述聚攏夾與排線槽的內壁通過支撐桿連接,所述殼體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側框架,所述殼體的外側均設置有六個固定扣,所述側框架的外側設置有六個槽口,所述殼體的一端設置有限位邊,所述側框架的內壁設置有內槽,所述固定盒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風扇,所述風扇的一側排列有導熱鰭片,所述導熱鰭片的內部設置有導熱水管,所述風扇、固定盒與導熱鰭片通過固定架固定。
優選的,所述殼體與排線槽組成排線結構,所述排線槽與殼體的內壁通過螺頂固定。
優選的,所述殼體與固定盒組成導熱結構,所述固定盒的外表面設置有散熱孔。
優選的,所述排線槽與分類底板組成限位結構,所述分類底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兩個隔斷板。
優選的,所述側框架與殼體組成外殼結構,所述殼體與側框架通過固定扣與槽口的配合固定。
優選的,所述風扇與導熱鰭片組成散熱結構,所述固定盒的內部為中空結構。
優選的,所述導熱鰭片與導熱水管組成送水結構,所述導熱水管與風扇的一側連接,所述導熱水管的另一端與水泵連接,所述水泵的另一端與固定盒的另一側連接。
本發明提供如下第二個技術方案:
新能源太陽板電池的電力轉換排線結構的使用方法,且該電力轉換排線結構的使用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內部電器結構固定在固定盒的外側,將電器線路分布在分類底板的上表面,并由分類底板的上表面通過割斷分割開,再通過支撐桿對聚攏夾的作用力,使聚攏夾向內聚攏,對線路進行按壓限位;
步驟二:將殼體的一側與側框架的內部對準,使固定扣卡入槽口的內部,同時使限位邊卡入內槽的內部,形成固定狀態,實現電力轉換排線結構的安裝;
步驟三:將固定盒的內部充滿冷卻液,通過水泵抽動固定盒內部的冷卻液,將其帶入導熱水管的內部,通過導熱鰭片與導熱水管的一體式安裝結構,使熱量傳遞至導熱鰭片的內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金榮,未經郭金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320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