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30291.X | 申請日: | 2020-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83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戰鋒;湯培英;吳東垠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2D1/50 | 分類號: | F22D1/50;F28B9/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26007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性能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包括風機、風道、鍋爐、連接管路、彎頭、三通、電磁閥、文丘里引射器、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回火防止器、氧氣儲罐、二次風室和二次風管道;其中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包含除氧器本體、引射排氣管路和氣水分離裝置,風道包含分流口和混合流入口。各部分管路共同構成利用熱二次風引射除氧器中不凝性氣體的主體系統。熱二次風通過文丘里引射器引射除氧器排氣中不凝性氣體,二者混合后的引射風和剩余二次風合流后作為二次風氣源。相較常規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提升不凝結氣體脫除效果,降低氣液分離裝置向除氧器本體中輸送熱除鹽水的含氧量,改善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綜合除氧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除氧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
背景技術
給水中的溶解氧是造成熱力設備腐蝕的主要原因,常溫(20℃)、常壓(0.1MPa)下自然水中的含氧量約為8mg/L,當凝結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超過0.03mg/L時,短期內就會使給水管路出現點狀腐蝕,同時,換熱設備中的不凝結氣體集結,將導致傳熱惡化,凝結水中的溶解氧將嚴重威脅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
常規除氧器是用蒸汽將除氧器的進水加熱到飽和溫度,除去水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等不凝性氣體。加熱后的部分蒸汽和去除的不凝性氣體引入凝汽器或排入大氣。若引入凝汽器,除氧效果受凝汽器真空的影響;若排入大氣將浪費大量的蒸汽熱量。因此,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成為本領域研究的重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改善除氧器除氧效果,強化換熱并防止換熱設備及管道的腐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
一種提高除氧器性能的系統,包括二次風機1、風道2、鍋爐3、連接管路a4、電磁閥a5、連接管路b6、彎頭a7、連接管路c8、彎頭b9、連接管路d10、三通a11、電磁閥b12、連接管路e13、三通b14、彎頭c15、文丘里引射器a16、電磁閥c17、彎頭d18、電磁閥d19、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20、連接管路f21、彎頭e22、文丘里引射器b23、彎頭f24、回火防止器25、連接管路g26、電磁閥e27、氧氣儲罐28、連接管路h29、電磁閥f30、連接管路i31、彎頭g32、連接管路j33、彎頭h34、連接管路k35、二次風箱36、二次風管道a37、二次風管道b38和二次風管道c39。二次風機1、風道2、連接管路a4、電磁閥a5、連接管路b6、彎頭a7、連接管路c8、彎頭b9、連接管路d10、三通a11、電磁閥b12、連接管路e13、三通b14、連接管路f21、彎頭e22、文丘里引射器b23、連接管路h29、電磁閥f30、連接管路i31、彎頭g32、連接管路j33、彎頭h34、連接管路k35順次相連構成引射風通道;二次風機1、風道2、二次風箱36和鍋爐3順次連接構成送風通道。三通a11的下端口、彎頭c15、文丘里引射器a16、電磁閥d17、彎頭d18和三通b14的下端口順次連接構成二次風引射除氧器中不凝性氣體支管路主體部分;文丘里引射器a16的引射口、電磁閥d19和除氧器及排氣回收系統20順次連接構成二次風引射除氧器中不凝性氣體支管路輔助部分,二者共同構成二次風引射除氧器中不凝性氣體支管路。文丘里引射器b23的引射口、彎頭f24、回火防止器25、連接管路g26、電磁閥e27和氧氣儲罐28順次連接構成二次風引射氧氣儲罐28氧氣的管路。
所述風道2為矩形截面風道,包含圓形分流口201和混合流入口202,其中分流口201為經空氣預熱器加熱的部分二次風分流至引射風通道的入口,混合流入口202為引射風通道的混合氣流進入風道2末端與二次風混合的入口。
所述文丘里引射器a16為圓形截面文丘里引射器,水平方向上左側漸縮型圓臺入口為文丘里引射器a16的漸縮段,中間圓柱形通孔為文丘里引射器a16的喉部,右側漸擴型圓臺出口為文丘里引射器a16的漸擴段,豎直方向管段為文丘里引射器a16的引射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未經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3029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防攀爬的嬰兒搖床
- 下一篇:視頻監控方法、裝置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