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規劃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29463.1 | 申請日: | 2020-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3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修宇;穆鋼;柴國峰;嚴干貴;安軍;伍聲宇;焦冰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電力大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00 | 分類號: | H02J3/00;H02J3/28;H02J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涂琪順 |
| 地址: | 132000 ***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對調 不足 輸電 阻塞 聯合 規劃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規劃方法,包括:輸入規劃目標年的風電功率數據、負荷數據、常規電源結構以及當前電網拓撲;根據所述風電功率數據、負荷數據、常規電源結構以及當前電網拓撲,分別獲取調峰深度不足引起的棄風功率,以及輸電阻塞引起的棄風功率;將所述調峰深度不足引起的棄風功率與所述輸電阻塞引起的棄風功率進行耦合,得到系統總棄風功率;利用預先構建的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優化模型,實現配置儲能與擴建輸電線路之間進行協調優化,從而不僅得到儲能配置、輸電網擴展的最優規劃方案,而且從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兩方面徹底解決棄風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規劃領域,為了解決大規模風電并網后的棄風問題,提出了一種應對電源調峰不足與輸電通道堵塞的儲能與輸電網聯合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大力發展風電是推動能源低碳化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舉措。近年來風電以較快的速度進行發展,雖然風電裝機容量發展迅速且前景廣闊,但棄風問題不可小覷,部分地區棄風率高達14%,嚴重阻礙了風電的健康發展。
造成棄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1)以常規火電為主力的電源結構,系統調峰深度不足,造成風電無法消納;2)電力網絡建設滯后于風電發展或規劃建設的輸電能力過小,進而產生輸電阻塞棄風。在進行電力系統規劃時,需要同時考慮風電“送得出”與“能消納”,這樣才能徹底解決棄風問題,并能夠保證規劃方案的經濟性與有效性。
儲能系統具有對功率與能量的時間遷移能力且安裝位置靈活,大規模儲能技術被認為實現可再生能源普及的關鍵技術支撐之一。配置儲能能夠增加系統調峰能力,同時也能夠降低風電的輸電需求。現有關于儲能配置的規劃方法很多,主要分為兩類:1)配置儲能增加電源側靈活性(即調峰能力);2)儲能與輸電網之間的協調規劃。這兩類方法將電源側與電網側割裂進行,雖然一定程度解決了棄風問題,但易造成儲能系統利用率低,且電源側或電網側產生了無效投資。
為此,提出一種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規劃方法,從“送得出”、“能消納”兩方面入手解決棄風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有效解決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帶來的棄風為目標,實現輸電投資、儲能投資以及棄風成本等綜合成本最小的一種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規劃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應對調峰不足與輸電阻塞的儲-輸聯合規劃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規劃邊界數據輸入
輸入規劃目標年的風電功率數據、負荷數據、常規電源結構以及當前電網拓撲。
根據輸入的所述風電功率數據、負荷數據、常規電源結構以及當前電網拓撲,就可以分別獲取調峰深度不足引起的棄風功率,以及輸電阻塞引起的棄風功率。
(2)獲取調峰深度不足引起的棄風功率
首先,假設輸電能力充足,無阻塞棄風發生。
為了保證供電的可靠性以及考慮風電出力的不確定性,風電接入后常規機組開機容量為
PG-i=(PD.max-i-PW.min-i)(1+k) (1)
式中,PG-i為第i日常規機組開機容量;PD.max-i為第i日負荷最大值;PW.min-i為調度日i風電功率最小值;k為備用系數。
利用風電功率與負荷數據進行時序模擬,計算系統的風電消納空間,計算公式為
PFR-i(t)=PD-i(t)-PG.min-i (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電力大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未經東北電力大學;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946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