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26551.6 | 申請日: | 2020-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70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闖 | 申請(專利權)人: | 承德可得電子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8 | 分類號: | H01B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蔣尊龍 |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承德縣下板***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預留 長度 波形 抗拉抗彎折 電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屬于電纜領域,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本發明創新地采用微波形式將內纜芯設置于外護套的內部,一方面,通過預留內纜芯的拉伸長度以提高內纜芯的抗拉強度,另一方面,結合脹氣腔密封膜、單向通道膜和縮氣腔密封膜之間的單向氣流流動以及硬質流動球的擠壓遷移,實現了將微波型的內纜芯凹陷處受到的彎曲力遷移至內纜芯凸起處,使得內纜芯的凹陷處抗彎能力強于內纜芯的凸起處抗彎能力,在受到外界彎曲力時,可自動將內纜芯的凸起處作為彎折點,使內纜芯在彎曲過程中由微波狀向直線狀變化,大大降低了因彎曲而造成的損傷,有效提高了內纜芯的耐彎曲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纜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
背景技術
電纜有電力電纜、控制電纜、補償電纜、屏蔽電纜、高溫電纜、計算機電纜、信號電纜、同軸電纜、耐火電纜、船用電纜、礦用電纜、鋁合金電纜等等。它們都是由單股或多股導線和絕緣層組成,用來連接電路、電器等。
電線電纜用材料應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包括抗拉強度、彈性、塑性、硬度、韌性、疲勞強度、抗彎性等。抗拉強度,又稱拉伸強度,是指材料在靜拉伸條件下的最大承載能力,抗彎性是指材料耐彎曲能力。
電纜在運輸、敷設等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外界的拉扯、彎曲等情況,一旦外界作用力較大,致使電纜受到的彎曲、拉伸力過大,而電纜本身的抗拉、抗彎曲性能又較差,就會造成電纜內部導電芯的開裂損壞,使得電纜無法正產使用。
發明內容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它創新地采用微波形式將內纜芯設置于外護套的內部,一方面,通過預留內纜芯的拉伸長度以提高內纜芯的抗拉強度,另一方面,結合脹氣腔密封膜、單向通道膜和縮氣腔密封膜之間的單向氣流流動以及硬質流動球的擠壓遷移,實現了將微波型的內纜芯凹陷處受到的彎曲力遷移至內纜芯凸起處,使得內纜芯的凹陷處抗彎能力強于內纜芯的凸起處抗彎能力,在受到外界彎曲力時,可自動將內纜芯的凸起處作為彎折點,使內纜芯在彎曲過程中由微波狀向直線狀變化,大大降低了因彎曲而造成的損傷,有效提高了內纜芯的耐彎曲性能。
2.技術方案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預留長度的內波形抗拉抗彎折電纜,包括內纜芯,所述內纜芯的外側套設有外護套,所述內纜芯呈微波型位于外護套的內側,所述內纜芯和外護套之間設有多個包裹軟套和多個副彈性軟片,所述包裹軟套和副彈性軟片呈間隔依次分布,且相鄰包裹軟套和副彈性軟片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包裹軟套和內纜芯之間設有主彈性軟片,所述主彈性軟片和包裹軟套之間填充有多個硬質流動球,所述包裹軟套和外護套之間設有脹氣腔密封膜,所述副彈性軟片和外護套之間設有縮氣腔密封膜,相鄰所述脹氣腔密封膜和縮氣腔密封膜之間固定連接單向通道膜,所述單向通道膜的內部設有磁引控流件,所述包裹軟套和副彈性軟片與外護套之間均填充有絕緣填料,所述脹氣腔密封膜、單向通道膜和縮氣腔密封膜均位于絕緣填料的內部,本發明創新地采用微波形式將內纜芯設置于外護套的內部,一方面,通過預留內纜芯的拉伸長度以提高內纜芯的抗拉強度,另一方面,結合脹氣腔密封膜、單向通道膜和縮氣腔密封膜之間的單向氣流流動以及硬質流動球的擠壓遷移,實現了將微波型的內纜芯凹陷處受到的彎曲力遷移至內纜芯凸起處,使得內纜芯的凹陷處抗彎能力強于內纜芯的凸起處抗彎能力,在受到外界彎曲力時,可自動將內纜芯的凸起處作為彎折點,使內纜芯在彎曲過程中由微波狀向直線狀變化,大大降低了因彎曲而造成的損傷,有效提高了內纜芯的耐彎曲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磁引控流件包括環形磁片和裹磁封堵球,所述環形磁片固定連接于單向通道膜的內壁上,所述裹磁封堵球位于環形磁片和脹氣腔密封膜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承德可得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承德可得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65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