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25551.4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90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周蓉峰;李操;賈吉敏;梁士森;呂毅俊;呂永喜;張嘯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2/00 | 分類號: | E01D22/00;E01D19/16;E01D11/02;E01D101/28;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靜***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應力 孔道 補救 方法 | ||
1.一種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橋梁主纜,所述橋梁主纜包括第一鋼套箱及若干第一內襯管,所述第一內襯管位于所述第一鋼套箱內且所述第一內襯管與所述第一鋼套箱之間填充有混凝土;
根據所述第一內襯管的變形情況將所述橋梁主纜劃分為正常段和變形段;
將所述變形段割除;
在割除后的變形段處安裝補救段,并連接所述補救段及所述正常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割除后的變形段處安裝補救段,并連接所述補救段及所述正常段的步驟具體包括:
提供第二鋼套箱,所述第二鋼套箱為半封閉結構且頂部具有開口;
在所述第二鋼套箱內安裝若干第二內襯管;
連接所述第一鋼套箱及所述第二鋼套箱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內襯管及第二內襯管,并使所述第一內襯管與所述第二內襯管相互貫通;
往所述第一內襯管及所述第二內襯管內穿束鋼絞線;
在所述第二鋼套箱的頂部焊接頂板以封閉所述第二鋼套箱,并往所述第二鋼套箱內填充混凝土。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連接所述第一鋼套箱及所述第二鋼套箱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內襯管及第二內襯管之前,所述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正常段的連接端鑿除第一設定長度的混凝土。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襯管為波紋管,所述第二內襯管為鋼管,連接所述第一內襯管及第二內襯管的具體步驟包括:
在所述第一內襯管的連接端的周邊鑿除第二設定長度的混凝土;
提供一連接鋼管,將所述連接鋼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內襯管中,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內襯管法蘭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往所述第二鋼套箱內填充混凝土之后,所述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第一內襯管的連接端的周邊注入水泥砂漿。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襯管及所述第二內襯管均為波紋管,連接所述第一內襯管及第二內襯管的具體步驟包括:
提供一連接鋼管,將所述連接鋼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內襯管及所述第二內襯管拼接,并在所述拼接處套設一套管,通過透明膠帶連接所述套管與所述第一內襯管及所述第二內襯管。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固定泵往所述第二鋼套箱內填充混凝土,控制所述固定泵的壓力不大于2兆帕。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變形段割除之前,所述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正常段及所述變形段的下方設置臨時支撐。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變形段割除的步驟具體包括:
采用氣刨工藝在所述第一鋼套箱上的設定位置處形成環向切口;
利用金剛石繩鋸沿著所述環向切口對所述第一鋼套箱內的混凝土進行切割。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割除后的變形段處安裝補救段之前,所述預應力孔道的補救方法還包括:
對所述第一內襯管進行疏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555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發動機箱體定位結構
- 下一篇:一種具有加強筋結構的拼接型陶瓷絕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