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單核苷酸分子對接的核酸適配體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24315.0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05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強;宋夢華;劉建平;顏志超;李園園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11 | 分類號: | C12Q1/6811;C12N15/11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陸飛;陸尤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核苷酸 分子 對接 核酸 適配體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單核苷酸分子對接的核酸適配體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
第一步:進行單核苷酸水合對接,獲得結合在靶標小分子表面的單核苷酸位置;
其中,水合對接所用軟件為AutoDock分子對接軟件包,受體分子為靶標小分子,配體分子為各核苷酸(A,C,G,T);分子對接采用的算法為拉馬克遺傳算法(LGA),該算法將遺傳算法和局部搜索結合在一起,遺傳算法用于全局搜索,局部搜索用于能量優化;對接方法采用的是半柔性對接,即在對接過程中,靶標小分子的構象不發生變化,而各核苷酸的構象在一定的范圍內變化;為了增加分子對接的準確性,在對接過程中考慮水的作用,因此所用力場為具有離散可置換水和去溶劑熵的水合對接力場;為了確保核苷酸能夠充分搜索構象,將對接格子的長寬高均設置為100 ?;格點之間的間隔為0.375 ?,對接格子的中心為靶標小分子的幾何中心;
第二步:組裝離散的核苷酸,獲得與靶標小分子結合的核酸短鏈;
由第一步的水合對接,獲得了與靶標小分子結合的核苷酸,這些核苷酸呈離散狀分布在小分子的周圍;通過核苷酸之間的距離關系,將離散的核苷酸組裝成為核酸短鏈,為獲得完整的核酸適配體奠定基礎;具體做法為:
在標準的DNA鏈中,核苷酸的原子C-3’與相鄰核苷酸的原子C-4’之間的距離為5 ?,或者核苷酸的原子C-4’與相鄰核苷酸的原子C-3’之間的距離為5 ?,采用此距離作為標準,通過測量核苷酸間C-3’和C-4’原子之間的距離,確定相鄰的核苷酸;同時最大限度地將離散的核苷酸組裝在一起,最終組裝成為多條孤立的核酸短鏈;
為了使核酸短鏈的結構合理化,將對核酸短鏈進行能量最小化;在此過程中,將固定其側鏈原子,只移動主鏈上原子;能量最小化采用GROMACS-5.1.4分子動力學軟件包,AMBER99bsc1力場及SPC水模型對核酸短鏈系統進行建模;在模擬系統中,核酸短鏈置于水盒子的中心,且距水盒子表面的最小距離為10 ?;并且插入金屬陽離子和相應的陰離子使溶液環境保持中性,并達到所需的離子濃度;最后使用最速下降法進行能量最小化,得到結構合理化的核酸短鏈;
第三步: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獲取核酸短鏈-靶標小分子復合物的穩定構象;
在上一步獲得結構合理化的核酸短鏈后,將核酸短鏈及靶標小分子作為整體,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以獲得穩定的復合物構象;其中,靶標小分子的通用AMBER力場參數采用AmberTools自帶的Antechamber軟件包生成;同時采用GROMACS-5.1.4分子動力學軟件包,AMBER99bsc1力場及SPC水模型對模擬體系進行建模;在模擬系統中,多條核酸短鏈作為整體置于水盒子的中心,且距水盒子表面的最小距離為10 ?;為了與溶液環境保持一致,將插入金屬陽離子和相應的陰離子使溶液環境保持中性,并達到所需的離子濃度;模擬過程采用周期性邊界條件,靜電和范德華相互作用分別采用PME和Cut-off方法計算,截斷距離均為14 ?;所有化學鍵均受LINCS算法約束;其中,積分時間步長為1~3 fs;具體過程為:首先利用最陡下降算法對模擬系統進行能量最小化;然后采用v-rescale恒溫器控制系統平衡溫度,berendsen壓力耦合平衡壓強;最后,在md集成器中對體系進行時間長度不少于50 ns分子動力學模擬;
第四步:采用mini-hairpin結構將核酸短鏈組裝為完整的核酸適配體;
在獲得與靶標小分子穩定結合的核酸短鏈構象后,采用mini-hairpin結構作為連接組分,將孤立的核酸短鏈組裝成為完整的核酸適配體;Mini-hairpin的莖狀結構含為3~4對互補的堿基對,環狀結構含有3~4個孤立的堿基;Mini-hairpin的3D結構通過Rosetta程序中的RNA 3D structure modeling模塊獲得;為獲得結構合理的核酸適配體,將進行能量最小化,在此過程中,將固定核酸短鏈上的原子,僅移動mini-hairpin上的原子;
第五步: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獲得核酸適配體-靶標小分子復合物的穩定構象;
獲得完整的核酸適配體后,將核酸適配體及靶標小分子作為整體,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獲得穩定的復合物構象;其中,靶標小分子的通用AMBER力場參數采用AmberTools自帶的Antechamber軟件包生成;模擬體系采用GROMACS-5.1.4分子動力學軟件包,AMBER99bsc1力場及SPC水模型進行建模;在模擬系統中,核酸適配體置于水盒子的中心,且距水盒子表面的最小距離為15 ?;為了與溶液環境保持一致,將插入金屬陽離子和相應的陰離子使溶液環境保持中性,并達到所需的離子濃度;模擬過程采用周期性邊界條件;靜電和范德華相互作用分別采用PME和Cut-off方法計算,截斷距離均為14 ?;所有化學鍵均受LINCS算法約束;其中,積分時間步長為1~3 fs;通過v-rescale和berendsen耦合維持體系的溫度和壓強,最后對體系進行時間長度不少于100 ns的分子動力學模擬;
第六步:采用微量熱泳動方法MST實驗檢測核酸適配體與靶標小分子的結合強度;
對于每一組MST實驗,設計16個靶標小分子的濃度用于16根毛細管,利用梯度稀釋法1:1稀釋靶標小分子,其中每根毛細管中核酸適配體的濃度固定;熒光標記于核酸適配體mini-hairpin的環狀結構上;核酸適配體與靶標小分子的偶聯會影響熱泳動的過程,由此導致熱泳動之后熒光信號值的變化;通過測量在不同結合程度下,樣品溶液MST過程熒光變化信號,可以擬合得到關于該結合反應解離平衡常數Kd值;
其中,所述靶標小分子為岡田酸(OA);設計得到核酸適配體,記為OA-D1,其序列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2431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