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中藥組合物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18580.8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92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晨光;孫婧;康超;緱嬌;王莉娟;劉楠;郝梅梅;李琳嬋;許鵬;陳捷;楊寶鋼;郭奕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省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4 | 分類號: | A61K36/9064;A61P35/00;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任昕 |
| 地址: | 710003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治療 惡性 胸腔 積液 中藥 組合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領域。所述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成:熟地黃4?12份、當歸1?3份、炒山藥1?3份、山茱萸1?3份、茯苓1?3份、豬苓1?3份、澤瀉1?3份、葶藶子1?3份、海金沙1?3份、雞內金1份、砂仁1份。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補益肝腎、利水化濕的功效,可以有效減慢惡性胸腔積液的生成,進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惡性胸腔積液是原發性胸膜腫瘤或腫瘤轉移至胸膜最常見的晚期并發癥,以肺癌和乳腺癌較為多見。惡性胸腔積液具有增長速度快、血性居多等臨床特點,可引起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旦出現則預后不良。惡性胸腔積液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減輕患者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因此大多為姑息性對癥治療。盡管治療方案有所進展,但預后仍然很差,其中位生存期僅為3~12個月。胸腔積液在中醫內科學上當屬“積飲”、“懸飲”、“支飲”等疾病的范疇。國內醫家在臨證時基于臨床實際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但大多數臨床研究都顯示,病人短期內復發率仍然很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成:熟地黃4-12份、當歸1-3份、炒山藥1-3份、山茱萸1-3份、茯苓1-3份、豬苓1-3份、澤瀉1-3份、葶藶子1-3份、海金沙1-3份、雞內金1份、砂仁1份。
在上述中藥組合物的各味中藥中:
熟地黃:甘,微溫;功能主治: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用于血虛引起的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以及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須發早白。
當歸:甘、辛,溫;功能主治: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心悸失眠,血虛血瘀,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性腹痛,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風寒痹痛,血虛腸燥便秘。
炒山藥:甘,平。主治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枸杞子:甘,平。主治滋補肝腎,益精明目。用于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山茱萸:酸、澀,微溫。主治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于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茯苓:甘、淡,平。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滲濕,健脾,寧心。可用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目眩心悸,脾虛濕盛泄瀉,心悸,失眠,健忘,驚恐而不安臥。
豬苓:甘、淡,平。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滲濕,用于水濕停滯的各種水腫,從腳至腹腫,小便不利,濡瀉無度,熱淋,小便不通,淋瀝澀痛。
澤瀉:甘,寒。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滲濕,泄熱。治療水濕停蓄之水腫,小便不利,能利小便而實大便,治脾胃傷冷,水谷不分,泄瀉不止,頭目昏眩,濕熱淋證。
葶藶子:苦、辛,大寒。功能主治:瀉肺平喘,利水消腫。主治痰涎壅盛,喘息不得平臥,水腫,懸飲,胸腹積水,小便不利。
海金沙:甘、咸,寒。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止痛。淋證,水腫。
雞內金:甘,平。功能主治:消食健胃,澀精止遺。主治飲食積滯、遺精、遺尿,砂石淋證。
砂仁:辛,溫。主治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用于濕濁中阻,脘痞不饑,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在本發明的一些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成:熟地黃6份、當歸1份、炒山藥2份、山茱萸2份、茯苓2份、豬苓2份、澤瀉2份、葶藶子2份、海金沙2份、雞內金1份、砂仁1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省中醫醫院,未經陜西省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185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