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夾持桿表面拋光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18579.5 | 申請日: | 2020-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229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汝強;王殿春;秦虎;周清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國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00 | 分類號: | B24B1/00;B24B29/02;B24B57/02;H01J23/24;H01J25/3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王素平 |
| 地址: | 251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夾持 表面 拋光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桿表面拋光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1)表面處理:對表面的碎屑及雜物進行清理,清理完畢后,用水清洗干凈后干燥;(2)化學處理:使用酸洗溶液和堿洗溶液進行表面處理;(3)機械拋光:將水、氧化鋁粉末、分散劑配置成拋光液,均勻噴灑于夾持桿上,設定拋光輪的轉速為3500~3700r/min,對夾持桿的表面進行機械拋光,直至夾持桿的表面粗糙度為0.05~0.1μm,完成拋光。采用本發明拋光工藝方法拋光后不會改變夾持桿的尺寸精度及外觀,大幅降低了夾持桿的表面粗糙度,達到了Ra0.05~0.1μm,遠遠小于現有方法的0.4μm,達到了更高的精度,并且由于粗糙度更小,可以使夾持桿、螺旋線、管殼之間接觸更加充分,更利于安裝和散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桿表面拋光的方法,屬于螺旋線行波管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螺旋線行波管是靠連續調制電子注的速度來實現放大功能的微波電子管,在通信和電子 對抗領域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慢波電路系統主要由螺旋線、夾持桿和管殼等組成, 夾持桿是螺旋線和管殼間的支撐過渡件,同時還起著導熱作用,將管內產生的熱量及時傳導 至管殼外表面。行波管中廣泛使用的材料為氧化鈹和各向異性氮化硼兩種,這兩種材料均具 有較高的熱傳導率。尤其是氮化硼陶瓷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較小,因而具有好的高 溫熱導率,近年來被應用來代替具有毒性的氧化鈹陶瓷材料。
為了達到夾持桿在螺旋線行波管內充分導熱的效果,要求夾持桿、螺旋線、管殼之間的 力必須配合緊密,這就需要夾持桿達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目前,傳統拋光方法是利用研具 與夾持桿在一定壓力下的相對運動對表面進行拋光,夾持桿所受的壓力較大,而氮化硼陶瓷 材料的夾持桿是在CVD工藝下制備的,呈層狀結構,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夾持桿開裂,降低生 產合格率,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并且拋光后的夾持桿粗糙度依然較高,散熱效果和與管殼 結合效果依然存在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夾持桿表面拋光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夾持桿表面拋光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表面處理:將夾持桿并排固定在工作臺上,對表面的碎屑及雜物進行清理,清理完 畢后,用水清洗干凈后干燥;
(2)化學處理:將夾持桿浸泡至酸性溶液中,處理10~20min,然后再浸泡至堿性溶液 中,處理10~20min,再用純水超聲清洗后干燥;
(3)機械拋光:將水、氧化鋁粉末、分散劑配置成拋光液,均勻噴灑于夾持桿上,設定 拋光輪的轉速為3500~3700r/min,對夾持桿的表面進行機械拋光,直至夾持桿的表面粗糙度 為0.05~0.1μm,完成拋光。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的并排固定的方法為通過擋鐵將40~60個夾持桿 平鋪固定在工作臺上。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酸性溶液為鹽酸溶液,質量濃度為20~30%。 酸性溶液的目的是為了處理夾持桿表面不平整的粒子。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的堿性溶液為雙氧水和氨水的混合溶液;進一步 的,雙氧水和氨水的體積比為7:1。堿洗溶液的目的是中和酸性溶液。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拋光輪是磨頭為羊毛材質的氣動拋光輪。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拋光液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97~99%, 氧化鋁0.9~2.7%,分散劑0.1~0.3%。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氧化鋁的目數為6500~7000目。
根據本發明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的分散劑為弱堿性銨鹽。
本發明的技術特點與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國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國晶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185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