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17233.3 | 申請日: | 2020-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97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孟慶海;郭方慧;孫宏偉;鐘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中鈦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35/563 | 分類號: | C04B35/563;C04B35/622;B33Y30/00;B33Y70/00;B33Y10/00;B28B1/00;B28B3/00;B28B11/24;B28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 地址: | 110000 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化 硼基復相 陶瓷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加強增硬層、中硬中韌緩沖層和加強增韌層;
其中,所述加強增硬層包括加強增硬粉料,以所述加強增硬粉料的總質量計,所述加強增硬粉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含量的組分:
碳化硼粉體 85~95 wt%
Ti02粉體 3~5 wt%
純Ni粉 2~5 wt%
鋁粉 1~5 wt%;
所述加強增硬粉料的各組分質量百分含量之和滿足100%;
所述中硬中韌緩沖層包括中硬中韌緩沖粉料,以所述中硬中韌緩沖粉料的總質量計,所述中硬中韌緩沖粉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含量的組分:
碳化硼粉體 85~95 wt%
SiC 5~10 wt%
Al2O3粉體 2~5 wt%;
所述中硬中韌緩沖粉料的各組分質量百分含量之和滿足100%;
所述加強增韌層包括加強增韌粉料,以所述加強增韌粉料的總質量計,所述加強增韌粉料包括如下質量百分含量的組分:
碳化硼粉體 85~95 wt%
CeO2粉體 3~7 wt%
Al2O3粉體 2~5 w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粉體的D50≤0.5μm;所述Ti02粉體的D50≤1μm;所述SiC的D50≤0.5μm;Al2O3粉體的D50≤1μm;所述CeO2粉體的D50≤0.5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增硬層、所述中硬中韌緩沖層和所述加強增韌層均還包括光敏樹脂體系、光引發劑和分散劑;
其中,所述光敏樹脂體系包括光敏預聚體和稀釋單體;所述光敏預聚體選自丙烯酸酯化環氧樹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稀釋單體選自丙烯酸丁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中一種或幾種;所述稀釋單體與所述光敏預聚體的質量比為1.5~3:1;
所述光引發劑為安息香和/或苯基雙(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所述光引發劑的添加量為所述光敏樹脂體系總質量的3~5%;
所述分散劑為聚羧酸銨鹽;所述分散劑的添加量為所述光敏樹脂體系總質量的0.1~0.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預聚體分別與所述加強增硬粉料、所述中硬中韌緩沖粉料、所述加強增韌粉料的質量比均為1:2~3.5。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基復相陶瓷的厚度為5.5~9.5 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硼基復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基復相陶瓷的厚度為5.5 mm或9.5 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中鈦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沈陽中鈦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1723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剛性基礎可調式有砟軌道及其軌枕
- 下一篇:一種便于安裝的兩用式金剛石地質鉆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