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及建立方法和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15121.4 | 申請日: | 2020-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500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馬成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伊億建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D5/06 | 分類號: | F17D5/06;E03B7/00;H04L29/0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張驍敏 |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供水 管網 信息管理 系統 建立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供水系統上的在線監測系統,數據安全傳輸網絡,漏損管理數據中心,各級水務管理部門的漏損管理子系統,供水系統上的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采用軟件管理和硬件管理之間的相互改進和修正,合理布設系統軟硬件,避免了現有技術中軟硬件管理的脫節導致數據監測不完善、遠傳數據接收共享困難等;數據安全傳輸網絡的建設,按照網絡安全涉密要求管理,保證數據傳輸網絡安全性;漏損管理數據中心根據用戶權限和用戶等級,使用標準數據接口,給各數據間編輯和共享提供極大便利;各級水務管理部門的漏損管理子系統采用C/S、B/S、M/S系統結合,提高漏損信息管理系統的實用性,用戶操作更便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及建立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在供水管網漏損管理的實際工作中,漏損儀表等設備資產的硬件管理和漏損相關軟件(GIS系統、SCADA系統、MIS營收系統)管理分離,一方面,硬件的布設和管理有時候不能夠滿足軟件需求;另一方面,軟件使用反饋和軟件的分析結論不能很好用于硬件的改進和修正。軟硬件管理的脫節導致數據監測不完善、遠傳數據接收共享困難等問題。
同時目前水務部門中,已經建設了大量的軟件系統,但在安全性上存在風險,部分核心數據能被非指定的人員訪問、讀取,而且各個系統中的數據不能共享互通,需要單獨進行用戶訪問和管理,這種繁復的多用戶多系統的登錄,使得系統安全性不足。
普通DMA分區計量,存在軟件系統單獨建設、數據中心建立不完善,建設時C/S、B/S、M/S各個系統單獨建立,缺少整體上的聯系性和共享性,同時在軟件數據庫的組織管理上,通用性和標準化工作也不足。
鑒于此,需要開發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的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本方案主要針對漏損信息的科學管理,結合軟硬件系統一體化建設,科學分析數據安全性和合理性,根據水務部門使用和安全性需求,科學設計數據庫并根據數據等級布設與不同的網絡環境中,在軟件設計上,綜合考慮數據管理、數據使用、數據共享,建設C/S、B/S、M/S一體的軟件系統,在軟件使用運行中,通過試驗區和DMA建設,結合水務部門實踐和當地用水情況,進一步完善系統的設計和使用體驗,指導漏損管理。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更為科學、更安全、數據共享更方便合理的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具體包括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供水管網漏損信息管理系統,包括供水系統上的在線監測系統,數據安全傳輸網絡,漏損管理數據中心,各級水務管理部門的漏損管理子系統,供水系統上的在線監測系統收集數據通過數據安全傳輸網絡發送至漏損管理數據中心,漏損管理數據中心的數據供各級水務管理部門的漏損管理子系統調用、編輯或共享,
其中,供水系統上的在線監測系統,包括制水在線監測、供水管網在線監測、二次供水在線監測和漏損在線監測,所述在線監測系統由安裝于待測點的監測儀表、GPRS數據遠傳單元、接收單元組成。該系統用于進行供水系統中的取水泵站、水源井、自來水廠、加壓泵站、供水管網等重要單元的實時數據采集、分析、上傳、存儲,具體包括管網壓力、流量、累計流量、流向、泵運行參數等數據。
優選的,按照DMA分區管理進行分區監測計量,便于更好監測和管理系統,
優選的,所述制水在線監測和二次供水在線監測的監測數據中添加水質監測項,進一步完善監測內容,便于與其他供水管理系統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伊億建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伊億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151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