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12980.8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4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齊建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3/00 | 分類號: | H04R3/00;H04R1/40;H04R29/00 |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 51219 | 代理人: | 祝海燕 |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檢測 組件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 ||
本公開實施例公開了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該方法的一具體實施方式應用于終端設備,該終端設備包括播放組件和拾音組件,該方法的一具體實施方式包括:通過該播放組件,播放目標聲音信號指示的檢測用聲音;通過該拾音組件,對該檢測用聲音進行拾取以及生成第一聲音信號;響應于確定預設檢測條件滿足,基于該目標聲音信號和該第一聲音信號,確定該拾音組件是否發生故障。由此,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式。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計算機硬件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裝置和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用戶越來越多的使用終端設備的功能,使得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
例如,近些年來隨著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應用領域-智能語音技術被來越多設備采用,幾乎各種設備都具有聲音交互的能力,極大提高人們使用設備的便捷性。但是這些聲音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麥克風陣列在使用過程,包括麥克風單體器件及對應的硬件鏈路上,可能存在一定概率的損壞,這就造成用戶在使用設備時造成功能受限或者性能下降。
發明內容
提供該公開內容部分以便以簡要的形式介紹構思,這些構思將在后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被詳細描述。該公開內容部分并不旨在標識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的關鍵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護的技術方案的范圍。
第一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應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播放組件和拾音組件,所述方法包括:通過所述播放組件,播放目標聲音信號指示的檢測用聲音;通過所述拾音組件,對所述檢測用聲音進行拾取以及生成第一聲音信號;響應于確定預設檢測條件滿足,基于所述目標聲音信號和所述第一聲音信號,確定所述拾音組件是否發生故障。
第二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裝置,應用于終端設備,所述終端設備包括播放組件和拾音組件,所述裝置包括:播放單元,用于通過所述播放組件,播放目標聲音信號指示的檢測用聲音;拾音單元,用于通過所述拾音組件,對所述檢測用聲音進行拾取以及生成第一聲音信號;確定單元,用于響應于確定預設檢測條件滿足,基于所述目標聲音信號和所述第一聲音信號,確定所述拾音組件是否發生故障。
第三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第一方面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公開一些實施例提供的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通過拾音組件拾取播放組件播放的檢測用聲音,生成第一聲音信號;然后,響應于預設檢測條件滿足,基于目標聲音信號和第一聲音信號,確定拾音組件是否發生故障,可以由終端設備自身播放聲音的同時拾取聲音,并且確定拾音設備是否發生故障。由此,不僅提供了一種新的檢測拾音組件的方式,而且采用拾音設備所在的終端確定是否發生故障,可以降低減少檢測所需的設備,進而降低檢測成本。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并參考以下具體實施方式,本公開各實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優點及方面將變得更加明顯。貫穿附圖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應當理解附圖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繪制。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公開的具有智能語音功能的電子設備的示例性架構圖。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方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公開的用于檢測拾音組件的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字節跳動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129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