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家庭用的全自動智能鎖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9962.4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63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曉軍 |
| 地址: | 261000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家庭 全自動 智能 | ||
1.一種家庭用的全自動智能鎖,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系統,所述中控系統包括:
藍牙控制模塊,其用以與多個藍牙終端建立無線連接,其內部設置有用戶信息儲存矩陣P(P1,P2,...Pn),其中P1表示第一識別用戶信息組,P2表示第二識別用戶信息組,Pn表示第n識別用戶信息組,所述藍牙控制模塊用以控制用戶藍牙終端與中控系統的信息交互;
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其用以與用戶手機終端建立連接,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內部設置有移動終端用戶儲存矩陣U(U1,U2...Un),其中,U1表示第一用戶手機終端信息,U2表示第二用戶手機終端信息,Un表示第n用戶手機終端信息,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內部設置有網絡連接單元,所述網絡連接單元用以使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與手機應用程序建立網絡連接,用以控制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與手機終端的網絡數據交互;
攝像模塊,其與設置在智能鎖上的攝像頭相連接,用以與所述攝像頭進行數據交換,所述攝像模塊內部設置有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其中,W1表示第一用戶外形信息,W2表示第二用戶外形信息,Wn表示第n用戶外形信息;所述攝像模塊根據所述攝像頭發出的信息對用戶外形實時判定,并將判定信息上傳至所述中控系統;
信息處理模塊,所述信息處理模塊與鎖芯相連接,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用以接收所述藍牙控制模塊,移動終端控制模塊,攝像模塊發出的判定信息,根據所述判定信息控制所述鎖芯的開合,所述信息處理模塊預設有第i用戶信息判定矩陣Yi(Y1,Y2,Y3),i=1,2,3,...n,其中,Y1表示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當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接收到第i用戶藍牙檢測合格信息時Y1等于1,未接收時Y1等于0,Y2表示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當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接收到所述移動終端檢測合格信息時Y2=1,未接收時Y2等于0,Y3表示攝像模塊判定信息矩陣Y3(Y31,Y32),其中,Y31表示第i用戶人臉識別判定信息,Y32表示第i用戶外形檢測判定信息,當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接收到第i用戶人臉識別判定合格信息時Y31等于1,未接收時,Y31等于0,當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接收到第i用戶外形檢測判定信息時,Y32等于1,未接收時Y32等于0,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將接收到的信息儲存在所述第i用戶信息判定矩陣Yi(Y1,Y2,Y3)內;
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控制所述鎖芯的開合時包括:
第一步對所述第i用戶信息判定矩陣Y(Y1,Y2,Y3)內的第i用戶人臉識別判定信息Y31進行檢測,當Y31等于1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判定滿足開鎖條件,直接控制所述鎖芯打開,完成開鎖,當Y31等于0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進行第二步檢測;
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控制所述鎖芯的開合進行第二步檢測時,對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進行檢測以及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同時檢測,當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等于1,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1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判定滿足開鎖條件,控制所述鎖芯打開,當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等于0,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0時,所述第i用戶第i用戶控制模塊判定不具備開鎖條件,繼續鎖合所述鎖芯,當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等于1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0或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等于0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1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進行第三步檢測;
所述信息處理模塊控制所述鎖芯的開合進行第三步檢測時,對第i用戶外形檢測判定信息Y32進行判定,當第i用戶外形檢測判定信息Y32=1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判定滿足開鎖條件,控制所述鎖芯打開;當第i用戶外形檢測判定信息Y32=0時,若第二步中所述藍牙控制模塊第i用戶判定信息Y1等于1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0時,所述信息處理模塊判定開鎖異常,向移動終端控制模塊發出開鎖異常信息,所述移動終端控制模塊接收到開鎖異常信息后向用戶手機終端發送藍牙解鎖異常信息,若第二步中所述第i用戶藍牙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1等于0且所述第i用戶移動終端控制模塊判定信息Y2等于1時,判定不滿足開鎖條件,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繼續鎖緊所述鎖芯;
所述攝像模塊控制所述攝像頭與所述中控系統信息交互時,包括:
步驟一,通過控制按鈕進入用戶外形信息錄入模式,對用戶信息進行錄入,當進入所述用戶外形信息錄入模式時,所述智能鎖發出語音提示,提示使用者進行視頻拍攝,所述攝像模塊控制所述攝像頭對用戶的面部形象、正面站立姿勢、側面站立姿勢、背面站立姿勢進行拍攝;并將拍攝后的照片進行外形處理,處理時,以所述照片上拍攝的人的中心建立坐標系,劃分檢測區域,為第一檢測區,第二檢測區,第三檢測區,
對于所述一檢測區,獲取該區域內人體圖像最大X軸向坐標X11以及最小X軸坐標X12,最大Y軸向坐標Y11以及最小X軸向坐標Y12,并計算第一檢測區最大X軸向最大差值S11以及第一檢測區最大Y軸向差值S12,其中,S11=X11-X12,S12=Y11-Y12,
對于所述第二檢測區,獲取該區域內人體圖像最大X軸向坐標X21以及最小X軸坐標X22,最大Y軸向坐標Y21以及最小Y軸向坐標Y22,計算第二檢測區最大X軸向差值S21,以及第二檢測區最大Y軸向差值S22,S21=X21-X22,S22=Y21-Y22;
對于所述第三檢測區,獲取該區域內人體圖像最大Y軸向坐標Y31以及最小Y軸向坐標Y32,計算第二檢測區最大Y軸向差值S32,S32=Y31-Y32;將處理后的信息記錄進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內;
步驟二,當所述攝像頭前有人時,所述攝像模塊控制所述攝像頭對人進行快速拍攝預設數量X0張照片;
步驟三,所述攝像模塊對所述步驟二內拍攝的照片進行處理,對于所述照片內的任意照片,首先截取所述照片內人體的面部區域進行人臉識別判定,當所述照片內的任意照片通過人臉識別判定,則所述控制模塊向中控模塊發送該照片對應第i用戶的人臉識別檢測合格信息;
所述步驟三中,當所述照片全部未通過人臉識別判定時,對所述照片的任意一張照片進行所述外形處理,將處理后的結果與所述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內的所有照片數據進行對比,對于任意一張照片,
當所述第一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11以及第一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12與所述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內任意用戶的照片的第一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11以及第一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12對比后誤差均小于預設差值D1時,所述攝像模塊判定該照片第一檢測區檢測合格;
當所述第二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21以及第一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22與所述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內任意用戶的照片的第二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21以及第二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22對比后誤差均小于預設差值D1時,所述攝像模塊判定該照片第二檢測區檢測合格;
當所述第三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31以及第一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32與所述用戶外形信息矩陣W(W1,W2,...Wn)內任意用戶的照片的第三檢測區X軸向最大差值S31以及第三檢測區Y軸向最大差值S32對比后誤差均小于預設差值D1時,所述攝像模塊判定該照片第三檢測區檢測合格;當所述攝像模塊對該照片第一檢測區、第二檢測區以及第三檢測區檢測均合格時,判定該照片合格,當所述步驟二內拍攝的預設數量的X0張照片中的任意一張照片合格,則向所述信息處理模塊發送該照片對應的第i用戶的外形檢測合格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艾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996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