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卡終端的接入方法、終端及服務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9957.3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56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肖征榮;邢建兵;田新雪;張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12/033 | 分類號: | H04W12/033;H04L9/00;H04W12/069;H04W12/08;H04W8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馮建基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終端 接入 方法 服務器 | ||
本申請公開一種雙卡終端的接入方法、終端及服務器,方法包括:獲取雙卡終端發送的接入請求消息,接入請求消息包括第二密文;依據屬性描述證書,對第二密文進行解密,獲得第三加密結果;獲取第一運營商節點反饋的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二運營商節點反饋的第五加密結果,第四加密結果是第一運營商節點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雙卡終端的標識、第一隨機數消息和第一卡的網絡標識進行加密生成的結果,第五加密結果是第二運營商節點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雙卡終端的標識、第二隨機數消息和第二卡的網絡標識進行加密生成的結果;依據第三加密結果、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五加密結果,確定雙卡終端是否是合法終端;在確定雙卡終端是合法終端時,允許雙卡終端接入微基站。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卡終端的接入方法、終端及服務器。
背景技術
隨著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5G)的發展,5G網絡能夠為5G用戶終端提供的業務種類越來越多。5G用戶終端不僅可以接入到自己歸屬的運營商網絡,還可以接入到由微基站構成的聯盟網絡中,以使終端可以享受到微基站所提供的通信服務。
但是,當5G用戶終端是雙卡終端時,即一個終端具有兩個手機號碼,若主卡和副卡都希望接入到5G微基站中時,主卡和副卡需要分別通過5G微基站對應的歸屬運營商的核心網設備的驗證,使得雙卡終端接入微基站的接入過程繁瑣復雜。并且,主卡和副卡在與網絡側設備進行信息交互時,無法保證交互信息的安全性,易導致用戶的隱私信息被泄露,客戶體驗度差。
發明內容
為此,本申請提供一種雙卡終端的接入方法、終端及服務器,以解決用戶的隱私信息易被泄露,及雙卡終端接入網絡側的過程復雜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雙卡終端的接入方法,包括:獲取雙卡終端發送的接入請求消息,其中,接入請求消息包括第二密文;依據屬性描述證書,對第二密文進行解密,獲得第三加密結果,其中,第三加密結果是雙卡終端依據第一加密結果和第二加密結果確定的結果,第一加密結果是雙卡終端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第一卡的信息和第一隨機數消息進行加密獲得的結果,第一隨機數消息是第一卡所屬的第一運營商節點依據隨機生成的第一隨機數生成的消息,第二加密結果是雙卡終端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第二卡的信息和第二隨機數消息進行加密獲得的結果,第二隨機數是第二卡所屬的第二運營商節點依據隨機生成的第二隨機數生成的消息;獲取第一運營商節點反饋的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二運營商節點反饋的第五加密結果,其中,第四加密結果是第一運營商節點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雙卡終端的標識、第一隨機數消息和第一卡的網絡標識進行加密生成的結果,第五加密結果是第二運營商節點使用同態加密算法對雙卡終端的標識、第二隨機數消息和第二卡的網絡標識進行加密生成的結果;依據第三加密結果、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五加密結果,確定雙卡終端是否是合法終端;在確定雙卡終端是合法終端時,允許雙卡終端接入微基站。
在一些具體實現中,依據屬性描述證書,對第二密文進行解密,獲得第三加密結果,包括:依據接入請求中的雙卡終端的設備標識查找屬性描述證書,確定雙卡終端的屬性信息在屬性描述證書中,并獲得雙卡終端的屬性信息;依據雙卡終端的屬性信息,對第二密文進行解密,獲得系統密鑰和第一密文;使用系統密鑰對第一密文進行解密,獲得第三加密結果。
在一些具體實現中,依據第三加密結果、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五加密結果,確定雙卡終端是否是合法終端,包括:采用同態加密算法,對第四加密結果和第五加密結果進行加密,生成第六加密結果;對比第三加密結果和第六加密結果,若確定第三加密結果和第六加密結果相同,則確定雙卡終端是合法終端。
在一些具體實現中,在在確定雙卡終端是合法終端時,允許雙卡終端接入微基站的步驟之后,還包括:將第一卡的網絡標識和第二卡的網絡標識加入到白名單中,其中,白名單包括合法終端的網絡標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995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壩集魚擋魚裝置
- 下一篇:腳部按摩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