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馬-貝-奧復相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909712.0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17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全心;姚永茂;陳燦光;周峰;桂勁松;程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國市華豐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7/10 | 分類號: | C22C37/10;C22C37/06;C21D5/00;C21D1/18;C21D9/36;B02C17/2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干桂花 |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馬 奧復相高鉻 多元 合金 鑄鐵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馬?貝?奧復相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涉及鑄鐵磨球技術領域,所述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是經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工藝制得,且磨球中Si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5?2.5%。本發(fā)明選擇高硅進行鉻白口鑄鐵合金化。通過添加高含量的硅元素,細化高鉻磨球中碳化物晶粒,同時改善碳化物分布,使其細小、彌散分布在基體中,減小碳化物對基體的割裂傾向,再配合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工藝,使磨球得到馬?貝?奧復相組織,提高基體韌性及延展性,降低磨球失圓率及破碎率,提高磨球耐磨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鑄鐵磨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馬-貝-奧復相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
背景技術
高鉻鑄鐵磨球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耐磨材料,被廣泛用于礦山、建材、水泥等行業(yè)。傳統(tǒng)的高鉻白口鑄鐵磨球硬度較高,金相組織以馬氏體和碳化物為主。遇到較大沖擊就會出現(xiàn)剝落、失圓的情況,從而影響磨球的使用壽命。究其原因,是因為馬氏體硬度有余而韌性不足,在較大沖擊力的條件下,馬氏體與碳化物交叉纏結的位置應力較大,出現(xiàn)微裂紋源。伴隨著沖擊的連續(xù)進行,裂紋越來越大,隨后的磨損中馬氏體基體不斷剝落,致使碳化物孤立懸起,失去有效支撐,直至斷裂剝落。
國內外對此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目的是降低高鉻磨球的剝落傾向。目前常用的辦法之一是改善熱處理工藝,提高回火硬度,隨著回火溫度的升高,剝落傾向有所改善。另外的辦法是加入一些改變碳化物形核條件或晶體生長機制的元素(變質劑)。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發(fā)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馬-貝-奧復相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選擇高硅進行鉻白口鑄鐵合金化,并配合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工藝,使磨球得到馬-貝-奧復相組織,提高基體韌性及延展性,提高磨球耐磨性。
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馬-貝-奧復相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所述高鉻多元合金鑄鐵磨球是經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工藝制得,且磨球中Si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5-2.5%。
優(yōu)選地,所述磨球中各組成元素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 2.0-3.3%、Si 1.5-2.5%、Mn 0.3-1.5%、Cr>10.0-14.0%、Cu 0-1.2%、Mo 0-4%、P0.1%、S0.06%,余量為Fe。
優(yōu)選地,所述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前將磨球加熱至奧氏體化溫度,奧氏體化溫度為950-1100℃,奧氏體化時間為2-4h。
優(yōu)選地,所述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的等溫溫度為200-300℃。
優(yōu)選地,所述油淬帶溫等溫回火熱處理的等溫處理時間為4-8h。
優(yōu)選地,所述磨球的球徑≤Ф100mm。
本發(fā)明中,硅元素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它主要將存在于基體。液態(tài)結晶時,由于硅溶入奧氏體,一方面將排擠出更多的鉻到溶液中,增加了剩余液相中的鉻碳比,這樣結晶后碳化物硬度會更高。隨著鉻碳比的提高,碳化物的分布將會更均勻、更彌散。另一方面,硅還將排擠出較多的碳溶入剩余液相,使靠近先共晶奧氏體的液體形成許多“富碳區(qū)”,硅含量越高,這種富碳區(qū)將越多,從而造成碳化物形核率增大,達到細化碳化物晶粒的目的。上述原因造成了隨硅含量增加,碳化物晶粒會細化,同時形貌會變得更為均勻、孤立、彌散,對基體的割裂作用也會隨之降低。
馬貝奧復相基體組織中,碳化物附近為貝氏體,貝氏體周圍是奧氏體,而細小馬氏體夾于貝氏體及奧氏體之間。在沖擊磨損中,即使碳化物相萌生裂紋源,但碳化物周圍基體是貝氏體和奧氏體,兩者使顯微裂紋難以擴展,不會像馬氏體基體那樣裂紋源迅速擴展,連成網狀而使基體疲勞剝落。由于奧氏體的存在,磨球在沖擊過程中出現(xiàn)加工硬化,提高了磨損層硬度,從而提高了材料的抗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國市華豐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寧國市華豐耐磨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97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