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污水處理的親水性聚氨酯海綿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909337.X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10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卓玉國;劉軍;卓巾茗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8J9/04 | 分類號: | C08J9/04;C08G18/48;C08K7/06;C08K9/04;C08K7/26;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8L75/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合創(chuàng)非凡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8 | 代理人: | 張燕 |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污水處理 親水性 聚氨酯 海綿 | ||
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親水性聚氨酯海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親水性聚醚多元醇100份、碳素纖維1~5份、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5~30份、胺催化劑0.3~0.5份、錫催化劑0.02~0.04份、發(fā)泡劑3~6份、均泡劑2~4份、異氰酸酯40~50份。本發(fā)明具有優(yōu)良的親水性和吸附性,且可以自行懸浮在污水內(nèi),進行吸附處理,從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親水性聚氨酯海綿。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工農(nóng)業(yè)污水及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逐漸增加,我國的江、河、湖、庫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在不斷惡化,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
現(xiàn)階段對污水的常規(guī)處理方法有:1、物理處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離污水中的固體污染物,包括柵格法、沉淀法以及離心法;2、化學處理法:通過對污水中添加一定量的化學藥品,形成中和、混凝、氧化還原等化學技術;3、生物處理法: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害物質,包括活性污泥法、厭氧處理法等。
海綿結構對污水中的懸浮物以及諸多細菌,有著較好的處理效果,然而,現(xiàn)有的聚氨酯海綿普遍存在著親水性和吸附性較差,無法自行沉降到污水內(nèi)進行吸附處理的缺陷。
發(fā)明內(nèi)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親水性聚氨酯海綿,具有優(yōu)良的親水性和吸附性,且可以自行懸浮在污水內(nèi),進行吸附處理,從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用于污水處理的親水性聚氨酯海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親水性聚醚多元醇 100份、碳素纖維 1~5份、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 5~30份、胺催化劑 0.3~0.5份、錫催化劑 0.02~0.04份、發(fā)泡劑3~6份、均泡劑 2~4份、異氰酸酯 40~50份。
優(yōu)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親水性聚醚多元醇 100份、碳素纖維 1 份、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 5份、胺催化劑 0.3份、錫催化劑 0.02份、發(fā)泡劑 3份、均泡劑 2份、異氰酸酯 40份。
優(yōu)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親水性聚醚多元醇 100份、碳素纖維 5份、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 30份、胺催化劑 0.5份、錫催化劑 0.04份、發(fā)泡劑 6份、均泡劑 4份、異氰酸酯 50份。
優(yōu)選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親水性聚醚多元醇 100份、碳素纖維3份、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 17.5份、胺催化劑 0.4份、錫催化劑 0.03份、發(fā)泡劑4.5份、均泡劑 3份、異氰酸酯 45份。
進一步地,所述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由螯合型二乙酸氨丙基修飾的介孔二氧化硅雜化材料制備所得,所述均泡劑為吸水性硅油。
進一步地,所述碳素纖維與介孔二氧化硅雜化復合串聯(lián)成珠串。
進一步地,制備時,將珠串與親水性聚醚多元醇混合后,攪拌5min左右,加入錫催化劑,攪拌6min左右后,依次加入發(fā)泡劑、胺催化劑和泡沫穩(wěn)定劑,攪拌2min后,倒入甲苯異氰酸酯,并提升轉速至1000rp/min,攪拌5~10s后,即得。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引入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和碳素纖維,大大提高了聚氨酯海綿的吸附性;
采用珠串的形式進行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和碳素纖維的布置,大大方便了介孔二氧化硅雜化球和碳素纖維的回收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未經(jīng)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933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