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8618.3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26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葛雪峰;史明明;袁宇波;張宸宇;楊景剛;繆惠宇;袁曉冬;陳燁;陳舒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38 | 分類號: | H02J3/38;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路光伏 接入 線間非全 功率 變換 方法 系統 | ||
1.一種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串聯直流補償器,以及若干個并聯直流補償器,每一個光伏電池與其中一個串聯直流補償器兩兩配對組成一個光伏并網系統,各個串聯直流補償器再連接至所述并聯直流補償器,由并聯直流補償器接入電網;所述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調整各串聯補償電壓,實現光伏電池最大功率點輸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包括一個并聯直流補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串聯直流補償器與并聯直流補償器共用一個直流鏈電容。
4.一種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根據直流母線和光伏直流匯集點之間的電壓模型,找出并聯直流補償器中隔離變壓器變比與串聯直流補償器開關占空比之間的關系;
計算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運行效率。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壓模型為
上式中VPCC為光伏直流匯集點電壓,Vbus為直流母線電壓,RT為光伏匯集點到直流母線之間的等效電阻,Iouti為第i個光伏并網系統的輸出電流,N為光伏并網系統的數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方法,其特征在于,進一步第i個串聯直流補償器SDCCi的串聯補償電壓VDFi可表達為:
光伏輸出總功率PTP為:
上式中,Di為第i個串聯直流補償器的開關占空比,NS為并聯直流補償器中高頻隔離變壓器的變比,PPVi為第i個光伏電池的輸出功率;
默認D1=D2...=DN=D,上述兩式與下式聯立:
IPVi=f(VPVi,S)
得到
其中VPVi和IPVi分別為第i個光伏電池的輸出電壓和電流,S為光照強度,f表征函數關系,D為串聯補償器的占空比。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光伏接入的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線間非全功率型變換系統運行效率ηPPVG為:
上式中η為串聯和并聯直流補償器的運行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江蘇省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61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3D打印的立體曲線獲取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一種云平臺容器網絡限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