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燃燒發電優化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8562.1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13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占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陽光電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F29/00 | 分類號: | A01F29/00;A01F29/14;C10L5/44;F26B11/16;F26B21/00;F26B2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1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燃燒 發電 優化 工藝 | ||
1.一種秸稈燃燒發電優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首先將秸稈與硫酸進行混合處理,從而可以對秸稈進行酸化處理,進行酸化處理后的秸稈通過傳送裝置(2)進入到粉碎箱(1)內進行破碎處理;
S2:經過破碎處理后的秸稈會通過篩板(20)對較小碎屑的秸稈進行篩選處理;
S3:經過篩選后的秸稈進入到加熱箱(39)內進行加熱,使秸稈本身含有的水分蒸干;
S4:加熱后的秸稈進入到成型機(51)內后,在成型機(51)內加催燃 劑和膠水,最后通過成型機(51)成型;
所述硫酸與秸稈的酸化處理可以去除秸稈內的纖維素,增大木質素的燃燒接觸面積,通過催燃 劑可以使成型后的秸稈更容易燃燒;
所述傳送裝置(2)的右端貫穿粉碎箱(1)的左側延伸至連接板(9)左端的正上方,所述連接板(9)的正面與連接塊(8)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塊(8)的正面與鏈條(3)上端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鏈條(3)的兩端均與第一飛輪(4)進行咬合,所述第一飛輪(4)的正面與第一轉軸(7)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7)的正面與軸承一(5)的背面固定連接,所述軸承一(5)的正面與粉碎箱(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9)的背面與第一滑槽板(10)的內壁進行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滑槽板(10)的背面與粉碎箱(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板(9)的左方設置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的左側與電動伸縮桿(12)的右側固定連接,所述電動伸縮桿(12)的左側與粉碎箱(1)左側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鏈條(3)的上表面與第二飛輪(6)進行咬合,所述第二飛輪(6)的背面與轉桿(13)的正面固定連接,所述轉桿(13)的外壁安裝有破碎刀(14),所述轉桿(13)的背面與第一驅動電機(1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驅動電機(15)的輸出端與粉碎箱(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粉碎箱(1)右側的內壁與第一斜板(16)的右側固定連接,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與篩選箱(19)的頂部通過支撐塊一(18)進行連接,所述篩選箱(19)的頂部與連通管一(17)的底部連通設置,所述連通管一(17)的頂部貫穿粉碎箱(1)的底部延伸至粉碎箱(1)的內部,所述篩選箱(19)左側的內壁與板塊(22)的左側固定連接,所述板塊(22)的右側開設有矩形槽道(23),所述矩形槽道(23)內壁與第二滑槽板(26)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滑槽板(26)的內壁與移動塊(25)的一側進行滑動連接,所述移動塊(25)的頂部與第一連接桿(24)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移動塊(25)底端的一側與第二連接桿(27)頂端的一側活動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27)底端的一側與第三連接桿(28)頂端的一側活動連接,所述第三連接桿(28)底端的一面與第二轉軸(29)的一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轉軸(29)的另一面與驅動馬達(30)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24)的頂部與篩板(20)左端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篩板(20)另一端的底部與連接彈簧(21)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接彈簧(21)的底端與篩選箱(19)的內壁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篩板(20)的另一端貫穿篩選箱(19)的右側延伸至連通管二(34)的正上方,所述連通管二(34)內設置有閥門一(35),所述連通管二(34)的底部與加熱箱(39)的頂部連通設置,所述加熱箱(39)右端的頂部開設有進氣孔(40),所述加熱箱(39)右端的頂部與U型合箱(36)的底部固定連接,所述U型合箱(36)的內部分別安裝有風扇(38)、加熱棒(37),所述加熱箱(39)左側的內壁與軸承二(41)的左側固定連接,所述軸承二(41)的右側與攪拌軸(42)的左側進行滾動連接,所述攪拌軸(42)的外壁安裝有攪拌桿(43),所述攪拌軸(42)的右側貫穿加熱箱(39)右側的內壁延伸至與第二驅動電機(45)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加熱箱(39)內部安裝有第二斜板(47),所述加熱箱(39)與成型機(51)通過支撐塊二(50)進行連接,所述成型機(51)的頂部與連通管三(48)的底部連通設置,所述連通管三(48)的內部設置有閥門二,且該連通管三(48)的頂部與加熱箱(39)的底部連通設置,所述成型機(51)的底部與底座(33)的頂部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秸稈燃燒發電優化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的長度小于第一滑槽板(10)的寬度,且該推板(11)的底部與第一滑槽板(10)的頂部處于同一水平面直線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陽光電力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陽光電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56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