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曲面玻璃檢測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8525.0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93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范偉華;鄒偉金;周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高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958 | 分類號: | G01N21/958;G01N21/95;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陳文福 |
| 地址: | 516000 廣東省惠州市惠澳大道惠南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曲面 玻璃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曲面玻璃檢測系統,包括曲面玻璃控制平臺、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光源控制模塊以及檢測分析模塊,其中,所述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包括第一支撐平臺、第一平面成像裝置及第二平面成像裝置,所述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包括第二支撐平臺、第一曲面成像裝置及第二曲面成像裝置,所述檢測分析模塊用于對成像結果進行檢測分析。該系統利用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對曲面玻璃進行成像,并配備有檢測分析模塊對成像結果進行檢測分析,因此能夠對曲面玻璃進行較為全面的檢測,提高了檢測成功率。相應地,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曲面玻璃檢測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玻璃檢測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一種曲面玻璃檢測系統及曲面玻璃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3D曲面玻璃加工工藝技術的不斷成熟,3D曲面玻璃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市場需求不斷提升,推動中國3D曲面玻璃市場規模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運用3D曲面屏,如小米9CC Pro、華為P30Pro等最新產品均使用了3D玻璃,對3D曲面玻璃品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3D曲面玻璃表面缺陷的檢測成為工藝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現有檢測3D曲面玻璃技術通過機械手臂抓取產品多個角度旋轉拍攝或者通過數字投影條紋光源對3D曲面區域進行成像檢測,但目前此兩種方法具有耗費時間長,缺陷檢測覆蓋不全面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檢測曲面玻璃缺陷的系統或方法,以解決檢測曲面玻璃時出現的檢測時間長、檢測缺陷覆蓋不全面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曲面玻璃檢測系統,該系統具有集成度高、檢測速度快、檢測區域覆蓋全面的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曲面玻璃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面玻璃控制平臺、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光源控制模塊以及檢測分析模塊,其中:
所述曲面玻璃控制平臺,用于傳輸被測玻璃傳送至檢測工位;
沿所述曲面玻璃控制平臺傳輸方向,依次設置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與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分別用于實現對曲面玻璃平面部分與曲面部分檢測;
所述玻璃平面部分檢測工位,包括:第一支撐平臺、對應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平面成像裝置及對應于第二位置的第二平面成像裝置;
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用于支撐被測曲面玻璃,所述第一平面成像裝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相機及第二相機,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上下兩側,所述第一相機和所述第二相機與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同一側,所述第一相機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二相機與所述第一相機的夾角處于第一角度范圍;
所述第二平面成像裝置包括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及第三相機,所述第三光源、第四光源及第三相機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同一側,所述第三相機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所述第三光源與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法線的夾角等于所述第四光源與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法線的夾角,并且所述第三光源與所述第四光源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平臺的法線的兩側;
所述玻璃曲面部分檢測工位,包括:第二支撐平臺、對應于第三位置的第一曲面成像裝置及對應于第四位置的第二曲面成像裝置;
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用于支撐被測曲面玻璃,所述第一曲面成像裝置包括第五光源、第六光源、第四相機及第五相機,所述第五光源、第六光源、第四相機、第五相機均設有兩個并且均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的同一側、并且分別關于所述第二支撐平臺的法線對稱;所述第五光源與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所在平面的夾角處于第二角度范圍,所述第六光源與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所在平面的夾角處于第三角度范圍,所述第四相機與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所在平面的夾角處于第四角度范圍,所述第五相機與所述第二支撐平臺所在平面的夾角處于第五角度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高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惠州高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52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