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洋領域可擴展云化智能分析服務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8121.1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371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石劉;潘笑;趙澤學;高峰;王佳奇;王鵬;郭超;李向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F16/27;G06F16/26;G06F16/2458;G06F9/54;G06K9/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領域 擴展 智能 分析 服務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洋領域可擴展云化智能分析服務系統,綜合集成地理分布式的多子中心多源異構海洋數據,整體上提供常態化實時服務;支持領域智能算法手動建模和應用服務系統訪問無縫銜接,船舶、海洋、IT等多領域專家能夠協同創新工作,領域專家的建模和IT專家的應用服務系統無縫銜接;海洋領域行業分析及數據共享,可以通過API調用方式實現遠程云服務,降低應用系統使用的復雜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領域智能分析系統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海洋領域可擴展云化智能分析服務系統。
背景技術
海洋領域可擴展云化智能分析服務包括海量多源異構實時流式數據和歷史數據的引接匯集、超融合共享存儲、數據治理、大數據基礎分析、行業分析、可視化、應用云服務等功能,相關背景技術主要包括:
(1)引接匯集技術
數據包括艦船AIS、雷達、CCTV等目標數據、以及水文、氣象、地理、噪聲等環境數據,支持TCP、UDP、FTP、RSTP等多種數據傳輸協議,子中心常態化自動推送數據,主中心常態化自動接收匯集所有子中心數據。
(2)超融合共享存儲技術
對少量熱點數據、近期數據、全量數據、元數據、非結構化數據都提供了內存存儲、結構化數據庫存儲、文件系統存儲等與之適配的數據存儲方式,一方面滿足了業務對部分數據高讀寫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為全量數據提供了高可擴展性。
(3)數據治理技術
包括數據管理和預處理功能,數據管理功能包括元數據管理、數據標準管理、數據質量管理等,預處理功能包括數據清理和數據融合等。
(4)大數據基礎通用分析技術
包括大數據分析服務、高性能計算服務、可視化分析服務等,具備海量實時數據分布式處理能力,圖像數據深度學習能力,基于通用大數據分析挖掘算法,具備大數據自助建模分析能力,用戶可以通過拖拽的方式創建、配置、提交和監督一項數據分析任務,基礎分析算子具備多語言可擴展性。
(5)行業分析技術
具備定制船舶行業海洋領域分析模型模板能力,支持水下裝備環境適應性保障、海洋信息綜合保障等海洋領域專用分析算法集,具備基于深度學習的影像智能提取能力,包括船舶、飛機目標以及建筑物、道路、植被和水體等特征智能提取等。
(6)可視化技術
包括全球海洋船舶目標三維可視化展示,海洋風、浪、流、溫、鹽、深等環境數據綜合態勢展示,基于組件的動態圖形圖表統計展示等。
(7)云端分析共享技術
提供基礎通用算法、海洋領域專用算法、數據共享訪問等公開API接口,為授權用戶提供本地和遠程分析的云服務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洋領域可擴展云化智能分析服務系統,為了解決地理分布式海洋多類觀測數據綜合集成及分析服務需求。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研究院;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1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