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8109.0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823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高再興;王增祿;李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遠光生物創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1D13/11 | 分類號: | A41D13/11;A41D31/30;D06M13/402;D06M15/15;D06M13/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抗病毒 抗菌 多肽 口罩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口罩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及其制作方法,以活化的織物作為基本材料,在所述基本材料表面鍵合抗病毒、抗菌多肽,制得所述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活化的織物中,單位質量/單位面積的織物具有活化基團的密度計算方法包括:活化的基團密度=V*C*F/M;在所述材料表面鍵合抗病毒、抗菌多肽的用量為按照每克織物0.01umol?10umol多肽鍵合在織物表面;或者按照每平方米織物1nmol?1000nmol多肽鍵合在織物表面。本發明能夠利用化學鍵把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多肽分子牢固的鍵合在織物表面,使得織物具備能夠消殺附著在表面的病毒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口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見的甲型流感H1N1和新型冠狀肺炎等傳染性疾病都是由于病毒通過空氣中飛散,而感染到易感人群的。傳統的口罩,不論是一次性外科手術口罩,還是常見的N95防護口罩已經傳統的紗布口罩,都是通過物理阻隔作用,阻擋病毒、細菌或者灰塵通過,來阻斷病原的感染。也有一些新型的防護口罩,通過在織物表面增加靜電吸附的納米銀離子,銅離子或者二氧化鈦等,殺滅病毒。這些表面吸附的物質,不能很好的附著在織物表面,因此其作用效能和反復使用效果往往不盡人意。也有一些口罩材料通過偶聯一些特異性物質-比如陽離子化合物,能通過靜電作用吸附住病毒或者細菌顆粒。但是消殺作用往往很弱。
通過上述分析,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為:傳統口罩不具備消殺病毒、細菌。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難度為:
篩選和制備合適的抗病毒、抗菌多肽序列,低成本合成出來,并穩定的結合在織物表面,同時具有生理活性。結合在織物表面的抗病毒、抗菌多肽能夠穩定的結合在織物表面,能夠耐受水洗,重復使用。
解決以上問題及缺陷的意義為:
能夠通過設計、制備不同序列、功能的抗病毒、抗菌多肽,根據實際情況(不同流感季節的不同病毒株)結合在口罩表面,抵抗不同的病毒等病原體。防止傳染病流行。同時口罩能夠反復使用,節約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所述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以活化的織物作為基本材料,在所述基本材料表面鍵合抗病毒、抗菌多肽,制得所述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
進一步,所述活化的織物中,單位質量/單位面積的織物具有活化基團的密度計算方法包括:
活化的基團密度=V*C*F/M;
V:消耗的鹽酸滴定液體積(ml);
C:鹽酸滴定液濃度(0.01mol/L);
F:鹽酸滴定液校正因子;
M:織物重量(g)。
進一步,活化基團密度為0.1-50mmol/g。
進一步,在所述基本材料表面鍵合抗病毒、抗菌多肽的用量為:
按照每克織物0.01umol-10umol多肽鍵合在織物表面;或者按照每平方米織物1nmol-1000nmol多肽鍵合在織物表面。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制作方法以活化的織物作為基本材料,并鍵合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獲取所述基本材料表面鍵合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
進一步,所述具有抗病毒、抗菌多肽的口罩制作方法具體包括:
步驟一,對于具備表面含有羥基/氨基基團的天然織物/人工織物進行預處理;用清洗劑洗滌干凈,并用純水或者醇類漂洗干凈,晾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遠光生物創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遠光生物創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81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