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6735.6 | 申請日: | 2020-09-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96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吳韜;袁建良;王成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瀘西縣擴鉑貴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29/80 | 分類號: | B01F29/80;B01F33/81;B01F35/75;C22B11/00;C22B7/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陳左 |
| 地址: | 652400 云南省紅河哈***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貴金屬 攪拌 混合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攪拌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包括頂蓋、底部支撐板、外筒體、內筒體、第一升降動力缸和轉動件,底部支撐板處于頂蓋下方,外筒體固定連接在頂蓋的下表面,內筒體放置在底部支撐板的上表面,外筒體套接在內筒體的外,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留有第二混合腔;外筒體下表面到底部支撐板上表面的豎直距離≥內筒體上表面到頂蓋下表面的豎直距離;內筒體內設有能夠沿內筒體的中心線滑動的出料板。本發明提供的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壽命長,并且無攪拌死角。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攪拌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目前礦產資源的日益緊張,貴金屬資源(例如鈀、銀、鉑)越來越少,并且將含有貴金屬資源的工業廢料作為垃圾丟棄,會導致水土環境污染,所以對工業廢料中的貴金屬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顯得越來越重要。
在對貴金屬進行回收過程中,需要將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進行充分攪拌混合,但是目前的攪拌混合裝置很難保證對固體提取料的均勻攪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申請公開號為CN108543466A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貴金屬攪拌設備,通過在上攪拌腔內對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進行第一次攪拌,在下攪拌腔內對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進行第二次攪拌,保證對固體提取料的充分攪拌。
上述專利申請雖然對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進行了二次攪拌,但是仍存在以下問題:(1)存在攪拌槳接觸不到的攪拌死角,不能保證貴金屬的充分攪拌;(2)攪拌槳在水平方向上的長度較長,攪拌槳轉動過程中極易彎折,造成整個混合裝置的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壽命長,并且無攪拌死角的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貴金屬攪拌混合裝置,包括頂蓋、底部支撐板、向下開口的外筒體和向上開口的內筒體,底部支撐板處于頂蓋下方,外筒體固定連接在頂蓋的下表面,內筒體放置在底部支撐板的上表面,外筒體套接在內筒體的外,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留有第二混合腔;外筒體下表面到底部支撐板上表面的豎直距離≥內筒體上表面到頂蓋下表面的豎直距離;
內筒體內設有能夠沿內筒體的中心線滑動的出料板;
還包括能夠控制底部支撐板豎直移動的第一升降動力缸,以及分別控制外筒體和/或內筒體沿相反方向轉動的轉動件。
本技術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首先,將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投入內筒體內,此時含有貴金屬的固體提取料處于出料板的上方;隨后,控制第一升降動力缸的活塞桿出程,第一升降動力缸通過底部支撐板控制內筒體豎直向上移動,直到內筒體的頂部與頂蓋的下表面緊密相抵(外筒體下表面到底部支撐板上表面的豎直距離≥內筒體上表面到頂蓋下表面的豎直距離),外筒體的底部與底部支撐板的上表面緊密相抵。
通過動力件控制內筒體轉動,對內筒體內的固體提取料攪拌混合離心,此時,內筒體內固體提取料的重量自下向上逐漸降低;隨后,控制出料板沿內筒體的中心線向上移動,將內筒體內的固體提取料推入內筒體和外筒體之間的第二混合腔內(輕的固體提取料首先進入第二混合腔內),通過轉動件控制外筒體和內筒體沿相反方向轉動,對第二混合腔內的固體提取料進行二次攪拌混合。
(2)二次攪拌混合后,第一升降動力缸控制底部支撐板豎直向下移動,底部支撐板帶動底部支撐板和內筒體豎直向下移動,充分攪拌混合后的固體提取料直接出料。
(3)本技術技術方案未單獨設置攪拌槳對固體提取料進行攪拌,不會造成攪拌槳彎折,而是通過內筒體轉動、外筒體轉動,以及固體提取料在內筒體和第二混合腔之間的移動實現對固體提取料的充分攪拌混合,不僅壽命長,并且無攪拌死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瀘西縣擴鉑貴金屬有限公司,未經瀘西縣擴鉑貴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67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