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紅茶制作焙炒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6302.0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0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龍瑪麗;龍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水木芙蓉茶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眾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耿猛 |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茶 制作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紅茶制作焙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茶葉采摘,選取100年樹齡以上的紅茶茶樹進行采茶,只采一芽一葉和二葉;S2:茶葉萎凋,適當蒸發茶葉水分,使其葉片柔軟,韌性增強,便于造形;S3:揉捻加工:對茶葉進行揉捻,茶葉在揉捻過程中成形并增進色香味濃度,同時,由于葉細胞被破壞,便于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利于發酵的順利進行;該發明使得本方法具有多種制茶方式,從而使得制出的紅茶口味不一,各有特色,提高了本方法的實用性,通過殺青火候的控制、攤放厚度的控制以及攤涼厚度的控制使得殺青過程較為徹底,使得茶葉的發酵程度得到穩定的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紅茶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紅茶制作焙炒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是人工種植茶樹最早的國家,有著幾千年的種植、采摘茶葉的歷史。茶農對普通綠茶、紅茶采摘茶樹新梢芽、嫩葉、嫩莖,采用殺青、揉捻、干燥工藝制成的初制茶再經整形加工制成精制茶。很多人平時都喜歡喝茶,工作之余喝點茶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情趣,但是現有的紅茶效果單一,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經檢索,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108419849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蘋果紅茶的制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準備新鮮蘋果,用榨汁機提取蘋果汁,把榨取的蘋果汁放入容器中儲存;2)萎凋:將茶葉按紅茶要求進行處理,置于萎凋器上,進行萎凋處理,待茶葉大部分失去光澤。上述專利中的紅茶制作方式過于簡單,成茶質量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紅茶制作焙炒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紅茶制作焙炒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茶葉采摘,選取100年樹齡以上的紅茶茶樹進行采茶,只采一芽一葉和二葉;
S2:茶葉萎凋,適當蒸發茶葉水分,使其葉片柔軟,韌性增強,便于造形;
S3:揉捻加工:對茶葉進行揉捻,茶葉在揉捻過程中成形并增進色香味濃度,同時,由于葉細胞被破壞,便于在酶的作用下進行必要的氧化,利于發酵的順利進行;
S4:搖青發酵:利用搖青機對茶青進行搖青處理;搖青操作包括搖動和晾曬兩個過程;
S5:茶葉殺青:在翻炒鍋中翻炒,以高濕來破壞酵素的活性,抑制茶葉繼續發酵,以免使得氣味完全散失,從而保有半發酵茶類特有的香味;
S6:茶葉烘焙:殺青后的茶葉經過烘焙蒸發水份后完成制茶;
S7:精制篩選:除去粗老畸形的茶釁,揀出茶子、茶梗。
進一步的,所述S2過程中,萎凋方式為兩種,分別是日光萎調和室內萎調,日光萎調是將采下的鮮葉曬在鮮簟上,在日光下涼曬至顏色暗綠色;室內萎調是將鮮葉置于通氣槽體中,通以熱空氣,以加速萎凋過程,待茶葉大部分失去光澤,含水率控制在70-83%時,萎凋結束。
在前述方案的基礎上,所述S3中,揉捻時間為5-8分鐘,使葉片卷成條索,破碎葉細胞,擠出體汁,使其粘附于葉表,沖泡時易溶于水,增濃茶湯。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揉捻加工方式為揉、捻、抿,捻包括手揉捻、機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數越多,茶性就會變的越低沉;揉捻分:輕揉捻,輕揉捻制成的茶成條形狀;中揉捻,中揉捻制成的茶成半球狀;重揉捻,重揉捻制成的茶成全球狀。
進一步的,所述S4中,茶葉在搖青機中進行摩擦運動,擦破葉緣細胞,搖動、涼曬操作反復進行4-5次,搖青時間5-10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水木芙蓉茶業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水木芙蓉茶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63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