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以中支臂投影線垂面布置三叉斜支臂后端板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4923.5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45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盧俊生;孫建國;李有道;吳昊;趙慧;夏清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7/42 | 分類號: | E02B7/42 |
| 代理公司: | 鄭州智多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馬士騰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支臂 投影 線垂面 布置 三叉 斜支臂 后端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以中支臂投影線垂面布置三叉斜支臂后端板的方法,包括在后端板平面上,上支臂、下支臂相對于中支臂扭角計算公式;在后端板平面上,上支臂、下支臂中心連線與后端板垂直中心線的夾角計算公式;在支臂后端板平面上,上支臂、中支臂、下支臂中心到后端板中心的距離計算公式。本發明使斜支臂具有的最佳受力狀態,除滿足上、中、下支臂腹板與主橫梁腹板中心面重合外,還可以有效減少斜支臂在承壓狀態下產生的側向力,使斜支臂總合力方向與鉸鏈連接面垂直,不會使連接螺栓承受剪切力。避免了因后端板位置設置不當引發斜支臂產生側向分力,也避免鉸鏈連接螺栓發生剪切造成斜支臂失穩等不良后果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電站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中支臂投影線垂面布置 三叉斜支臂后端板的方法。
背景技術
弧形閘門由門葉、支臂、支鉸、止水裝置等部分組成。當支臂前端跨距小 于支鉸跨距,左右側支臂相對于門葉傾斜布置組成一個等腰梯形的主框架時, 稱作斜支臂弧形閘門。常見的單側斜支臂結構由上、下兩根支臂組成,上、下 支臂之間通過豎向、斜向桿件連接成一個整體,稱為V型斜支臂。
因為需要承受整個門體的水壓力,上、下支臂(截面形狀常為工字梁、或 箱形梁)的腹板,最佳的受力狀態是位于弧面與支鉸軸線形成的徑向平面上, 與主梁腹板保持在同一個平面,稱謂水平連接。因此,需要有意識地繞中線扭 轉一個角度,這就是所謂斜支臂的扭角。扭角不正確會惡化斜支臂的受力狀態, 可能造成斜支臂失穩甚至扭轉彎折誘發事故。
在《水利水電工程鋼閘門設計規范》SL74-2013以及《水電工程鋼閘門設 計規范》NB35055-2015規定了:“6.1.11”條款,明確了支臂后端板的布置位 置和扭角計算公式。
當孔口尺寸較大時,弧形閘門高度隨之增高,V型斜支臂結構不能滿足承載 力與穩定性要求,近年出現了采用三根支臂組成的單側斜支臂結構用于超大型 弧形閘門,為便于區別,將三根支臂組成的斜支臂結構簡稱三叉斜支臂。三根 支臂前端分別與門葉上布置的三個主橫梁連接,所以又稱作三主梁斜支臂弧門, 屬于主橫梁式弧形閘門的一種。
關于三叉斜支臂結構類型,現行規范還沒有作出明確規定。國內的設計和 制作單位進行多方面的探討。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以V型斜支臂公式計算
當上下支臂夾角不等時,將上支臂與中支臂之間的夾角θ1、中支臂與下支 臂之間的夾角θ2分別視作“上下兩支臂之間夾角的一半”,代入規范“6.1.11” 條款公式分別計算出上、下支臂相對于中支臂的扭角φ1、φ2。也就是:將上中、 中下支臂夾角不等的三叉斜支臂,看成是兩個上、下支臂夾角相對應的v型斜 支臂的合成。這是完全錯誤的。
因為V型斜支臂的上、下支臂(軸線)組成的是一個平面,三叉斜支臂的 上、中、下支臂(軸線)組成的是一個錐形扇面,是兩種不同的結構類型。當 設定三支臂水平偏斜角α相同的條件下,三叉斜支壁的上、中、下支臂軸線并 不處在同一個平面內,而是組成一個圓錐形的扇面,上中、中下支臂軸線分屬于 兩個平面。如果將弧門門葉視作車輪輪圈的一部分,鉸鏈視作輪箍的話,上、 中、下支臂軸線可以看作斜向布置的三根輻條,呈傘骨狀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電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49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