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2833.2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302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1 |
| 發明(設計)人: | 閔永剛;王凌志;廖松義;陳妙玲;曹景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97/02;C08K13/04;C08K7/26;C08K3/26;C08K5/09;C08J9/10;C08J9/04 |
| 代理公司: | 東莞科言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71 | 代理人: | 何文婕 |
| 地址: | 51006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泡 聚乙烯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第一預設量的凹凸棒土充分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再添加入第二預設量的偶氮二甲酰胺粉末,預設溫度下磁力攪拌預設時間得到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進行靜置,取底部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多次,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研磨成粉,過篩,得到含有凹凸棒土的復合發泡劑;將復合發泡劑與聚乙烯塑料、植物纖維粉、馬來酸酐、防老劑、潤滑劑、無機填料按照預設比例進行混合,擠出造粒,注塑或擠出成型得到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密度輕、無環境污染、無毒、有良好的力學性能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塑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木塑復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是國內外近年蓬勃興起的一類新型復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樹脂膠粘劑,與木粉、稻殼、秸稈等廢植物纖維混合成新的木質材料,再經擠壓、模壓、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藝,生產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裝等行業。但現有的木塑復合材料的強度較低且密度高,不利于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現有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強度較低且密度高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第一預設量的凹凸棒土充分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再添加入第二預設量的偶氮二甲酰胺粉末,預設溫度下磁力攪拌預設時間得到混合溶液;
步驟S2,將混合溶液進行靜置,取底部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多次,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研磨成粉,過篩,得到含有凹凸棒土的復合發泡劑;
步驟S3,將復合發泡劑與聚乙烯塑料、植物纖維粉、馬來酸酐、防老劑、潤滑劑、無機填料按照預設比例進行混合,擠出造粒,注塑或擠出成型得到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凹凸棒土的棒晶長度范圍為0.5μm~5μm,直徑范圍為10nm~60nm。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的凹凸棒土與偶氮二甲酰胺的質量比為1:1~1:4。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所述預設溫度為20℃~60℃。
進一步地,步驟S1中,攪拌預設時間為4h~24h。
進一步地,步驟S2中,所述真空烘箱的溫度為60℃~80℃,烘干時間為6h~24h;過篩的篩子為200目。
進一步地,步驟S3中,所述植物纖維粉包括竹粉、木粉、玉米桔梗粉和稻糠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無機填料包括碳酸鈣、蒙脫土、硅藻土和凹凸棒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進一步地,步驟S3中,所述的發泡聚乙烯材料按質量為單位組成比例為:
40~70份的聚乙烯塑料,
20~50份的植物纖維粉,
5~10份的馬來酸酐,
0.5~5份的防老劑,
0.5~5份的潤滑劑,
10~20份的無機填料,及
5~10份的復合發泡劑。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所述微發泡聚乙烯木塑復合材料采用所述的制備方法制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未經廣東工業大學;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28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