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的迭代矢量誤差修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0961.3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95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袁國平;年夫順;劉丹;梁勝利;莊志遠;楊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陳嵐崴 |
| 地址: | 266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制 網絡 參數 測試 矢量 誤差 修正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的迭代矢量誤差修正方法,首先是采用傳統的校準方法提取通道線性誤差系數,用來校準整個通道頻率響應;然后設計直通線的夾具參數提取算法,并將使用去嵌入算法校除掉夾具的影響;在前面兩步的基礎上,將被測件接入儀器的端口,使用反饋的思想并基于迭代優化算法修正基帶的IQ數據,保證測試端面的輸出的是激勵被測件的期望調制信號,去除激勵源、測試線纜、儀器系統誤差和夾具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提供調制域網絡參數的測試精度。本發明方法,可有效提高被測件自身產生的矢量調制誤差等參數的測量精度,而無需同時校準矢量源和信號分析儀,提供測試效率,減少了測試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的迭代矢量誤差修正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信息傳輸速率的要求不斷提升,實際通信信號的復雜度和調制帶寬也因此越來越高。在3G時期,WCDMA的載波間隔為200kHz、帶寬達到5MHz、峰均比3.5dB,指標已經遠高于GSM信號。當前,4G無線通信的TD-LTE載波間隔進一步減少到15kHz,同時帶寬拓展到最高20MHz,峰均比提高到7.5dB。對于未來5G通信而言,百MHz或GHz的調制帶寬將成為主流,峰均比甚至達到10dB以上。正是因為通信系統的實際工作狀態越來越復雜,傳統的矢量網絡分析儀主要以正弦波信號作為被測網絡的激勵信號,采用窄帶鎖相跟蹤濾波方式接收被測網絡的響應信號,通過逐點掃頻測量方式,獲得被測網絡的靜態S參數。脈沖調制連續波狀態的測量手段逐漸無法滿足研究需要,寬帶復雜調制激勵信號對功放、混頻器等核心射頻微波器件的測試和表征提出了新的要求。
現有技術中的基于矢量網絡分析儀的調制域測試選件,采用調制信號作為激勵對被測件的特征進行測試,但是基于輸入輸出譜的標量測試,并不具備矢量校準的能力,無法有效去除矢量誤差的影響,會影響最終的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精度。如果使用矢量信號發生器和信號分析儀方式構建復雜調制激勵下的網絡參數測試系統,系統的成本和復雜度均非常高,沒有成熟的校準的方法可用,成本高,測試精度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的迭代矢量誤差修正方法,保證測試端面的輸出的是激勵被測件的期望調制信號,去除激勵源、測試線纜、儀器系統誤差和夾具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調制域網絡參數測試的迭代矢量誤差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首先使用射頻通道的頻率校準算法提取通道線性誤差系數,用于校準整個射頻通道頻率響應;
步驟2:使用基于時域變換和直通線校準件的夾具參數提取算法,并使用去嵌入算法校除掉校準端面與測試端面之間的夾具損耗和相位的SNP文件描述的影響;
步驟3:將被測件通過夾具接入儀器的端口,調制信號激勵源產生激勵信號,通過射頻通道和夾具激勵被測件DUT,通過定向耦合器獲取IQ解調輸出的調制信號,與期望的調制信號做比較,產生矢量調制誤差,進入到神經網絡中,使用反饋的思想并基于智能優化算法修正基帶的IQ數據,保證測試端面的輸出的是激勵被測件的期望調制信號,去除激勵源、測試線纜、儀器系統誤差和夾具對測試結果的影響。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驟1中的射頻通道的頻率校準算法為:在非調制信號激勵的線性情況下,采用八項誤差模型,并短路-開路-負載-直通SOLT或未知直通SOLR校準方法進行校準。
上述方法中,所述步驟2中直通線的夾具參數提取算法為直通線的自適應校準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201:使用矢量擬合方法對測得夾具S參數進行擬合;
步驟202:對擬合S參數進行傅里葉反變換,通過時域沖擊響應獲得電氣長度;
步驟203:通過時域門技術得到夾具的選通響應T11A,通過時域到頻域的變換獲得夾具A的S11A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096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