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調節頂管受力的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900392.2 | 申請日: | 2020-09-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120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金玲玲;李軍;謝蘭敏;史紀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028 | 分類號: | F16L1/028;F16L1/06;F16L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沈抗勇 |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節 頂管受力 輔助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節頂管受力的輔助裝置及施工方法,屬于一種頂管頂進的施工方法,包括頂管坑、頂管、千斤頂、限位桿、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貼合件,限位桿內開設有凹槽,千斤頂的殼身安裝在凹槽內,第一連接板的一側面與頂管坑的墻壁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面與限位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板位于限位桿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上,第二連接板與千斤頂的柱塞固定連接,千斤頂上背對柱塞的一側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貼合件包括弧形履帶架和推筒,弧形履帶架位于第二連接板背對千斤頂的一側,推筒在弧形履帶架內均勻分布;本發明解決了頂管因頂進力分布不同帶來的裂縫等后期維護問題,使頂管減少出現裂縫的概率,降低后期維修費用等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技術屬于一種頂管頂進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可調節頂管受力的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頂管施工日益在國內外為設計施工單位所使用,頂管的采用不僅避免了破壞原有路面基礎設施的弊端,也更加有益于緩解因開挖面造成的交通輸導問題。通過采用頂管頂進技術的應用,使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的施工更加方便快捷得的得到實現,使工程工期大大縮減,而且更有益于施工操作。
但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也有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的發生,例如未知區域管線的交縱存在于地下,一般探測儀器不能全部探測到位,在頂管頂進的過程中就會對期產生一定的破壞作用,再有就是頂管頂進技術的局限性,現場操作工人的熟練程度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皆有可能造成頂管頂進的質量及安全問題。
隨著多年來國內外頂管施工技術的不斷積累,基本上頂管施工也趨于成熟,但在頂進過程中,采用千斤頂進行頂進采用方式及導向裝置各不相同。
通查新相關文獻記載,有相關頂管頂進的導向裝置,采用滑輪及相關裝置,也查見有相關的頂管頂進輔助穿管裝置,及相關頂管頂進的出渣方法。但未見相關關于頂管頂進的因應力不均勻導致的導管在頂進過程中產生一定頂進偏差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誤差可大可小,一般一節頂管產生誤差不大,但累計起來,就很難實現雙向頂進過程中的準確對接,給后續施工帶來較大的困難。同時因為頂進力的不同,對頂管造成受力的不均勻,使頂管出現不同程度的裂縫,后期維修及更換成本高,操作難,對施工極為不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頂管因頂進力分布不同帶來的裂縫等后期維護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人經過實踐和總結得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調節頂管受力的輔助裝置,包括頂管坑、頂管和千斤頂,還包括限位桿、第一連接板、第二連接板和貼合件,所述限位桿內開設有凹槽,所述千斤頂的殼身安裝在凹槽內,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一側面與頂管坑的墻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另一側面與限位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二連接板位于限位桿遠離第一連接板的一端上,所述第二連接板與千斤頂的柱塞固定連接,所述千斤頂上背對柱塞的一側與第一連接板固定連接;
所述貼合件包括弧形履帶架和推筒,所述弧形履帶架位于第二連接板背對千斤頂的一側,所述推筒在弧形履帶架內均勻分布,所述推筒與弧形履帶架連接。
所述弧形履帶架包括弧形上片和弧形下片,所述弧形上片與弧形下片連接,所述弧形上片與弧形下片均開設有連接孔,所述推筒上設置有卡柱,所述卡柱設有多組,多組所述卡柱與連接孔相適應,所述弧形履帶架的內徑與推筒的直徑相匹配。
所述弧形履帶架還包括過渡片和鎖緊板,所述過渡片的相對第二連接板的一側適于與鎖緊板可拆卸連接,所述過渡片的兩端與相應的弧形上片或弧形下片連接;
所述鎖緊板內開設第一安裝孔,所述過渡片上開設有與第一安裝孔相對應的通孔,所述鎖緊板與第二連接板螺栓連接。
具體的,設定過渡片是因為實際位置的弧長并不一定,確保弧形上片和弧形下片組成的空腔內保證安裝推筒,使安裝具有合理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03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