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液效率高的分液結構及微通道換熱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0216.9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7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玉優;桂濤;吳永和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43/00 | 分類號: | F25B43/00;F25B39/02;F25B39/04;F28D1/0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任洋舟;廉振保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效率 結構 通道 換熱器 | ||
1.一種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1);
隔板(2),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內部,且將所述殼體(1)分為相對密封的分液區(11)和分離區(12),所述隔板(2)靠近所述殼體(1)底部的部分上設置有連通孔(21),所述分液區(11)和所述分離區(12)通過所述連通孔(21)連通;
所述殼體(1)上設置有進液口(13)和排氣口(14),所述進液口(13)設置于所述分離區(12)上,所述排氣口(14)設置于所述分離區(12)的頂部;
所述分液區(11)上設置有用于與換熱管連通的安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區(12)內設置有過濾機構(3),所述過濾機構(3)設置于所述進液口(13)和所述排氣口(14)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機構(3)到所述排氣口(14)的距離小于所述過濾機構(3)到所述進液口(13)的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機構(3)的數量為多個,沿所述殼體(1)的底部至所述殼體(1)的頂部方向,所有所述過濾機構(3)串聯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殼體(1)的底部至所述殼體(1)的頂部方向,所述殼體(1)的截面面積逐漸增加。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的截面為梯形,且所述梯形的下底尺寸小于所述梯形的上底尺寸;或所述殼體(1)包括相互連通的下殼體(1)和上殼體(1),所述下殼體(1)和所述上殼體(1)均為長方體,且所述下殼體(1)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上殼體(1)的截面尺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殼體(1)的底部至所述殼體(1)的頂部方向,所述分液區(11)的所有截面的面積均相等。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14)設置于所述殼體(1)的頂面上;或所述排氣口(14)設置于所述殼體(1)頂部的側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孔(21)設置于所述隔板(2)的下邊沿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通孔(21)的流通面積大于所述進液口(13)的流通面積。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口(13)處設置有喇叭結構,所述喇叭結構的開口朝向指向所述排氣口(14)。
12.一種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項所述的分液結構。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換熱器還包括:
多條扁管(4),所有所述扁管(4)沿豎直方向并列設置;
集氣管(5),與所述換熱管的第一端連通;
所有所述扁管(4)的第二端均通過相對應的所述安裝孔與所述分液結構連通;
所述排氣口(14)與所述集氣管(5)連通。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口(14)處設置有氣旁通管(8),所述氣旁通管(8)遠離所述排氣口(14)的端部伸入所述集氣管(5)內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旁通管(8)上設置有單向閥(6),且所述單向閥(6)的流通方向由所述排氣口(14)指向所述集氣管(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021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