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900121.7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9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明(設計)人: | 奚建明;俞瑊堯;周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森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0 | 分類號: | C02F1/40;C02F103/06 |
| 代理公司: | 保定國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43 | 代理人: | 吳蓉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地下水 修復 循環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步驟一:在靠近油罐泄露的位置設置提抽井,并在提抽井內部安裝電動浮筒液位計,步驟二和步驟三,此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通過在較多油罐泄露的位置設置提抽井,該提抽井由于靠近污染源,因此會有較多的漂浮有原油的水進入井中,且當沉浸一端時間后,則將提抽管安裝入提抽井處內部,同時通過提抽管底端設有的進油殼、調節件以及檢測件,利用水與油體不相容的原理,檢測件用于檢測原油漂浮在水上的厚度,并將檢測的數據傳輸至移動隔膜泵,則使若干個調節管只對油體進行抽取,且抽取的油體通過油處理吸附罐,從而實現對油體進行充分的分離以及處理的作用,同時有效的節省處理試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保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
背景技術
地下水是人類寶貴的淡水資源,但隨著社會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廢水排放、工業廢渣、農業灌溉、填埋場泄漏、石化原料的運輸管線和儲罐的破損等都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使原本緊張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更加嚴重,而且給人居健康、食品安全、飲用水安全、區域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甚至社會穩定構成嚴重威脅與挑戰,地下水修復已成為當前備受公眾和社會關注的環境問題。地下水修復是指采用抽提、氣提、生物修復、滲透反應墻等技術使受污染的地下水恢復到原有水質。
現有的日常生活以及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會有較多的污染源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尤其在汽油等油體生產,但是常常會出現油罐泄露的現象,而較多的油罐泄露,則容易導致較多的油體浸入地下水中,不僅導致原油的浪費,同時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而現有的對受油體污染的地下水在進行處理時,直接將地下污水進行全部抽取,再使用處理劑以及處理設備對抽取的含油體的地下水進行處理,不僅造成了處理劑的浪費,耗費較多的處理成本,同時容易導致油體浪費,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地下水修復的循環提抽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在靠近油罐泄露的位置設置提抽井,并在提抽井內部安裝電動浮筒液位計;
步驟二:在提抽井外側安裝隔膜泵,將隔膜泵的輸出端連接輸出管,且輸出管與油處理吸附罐連接,同時將隔膜泵的輸入端通過法蘭可拆卸連接輸入管;
步驟三:將輸入管的一端通過法蘭可拆卸連接提抽管,再將連接好的提抽管深入提抽井中,并調節至所需高度后,靜置一段時間,實現對提抽井中分離后的油體進行充分的提抽。
優選的,所述提抽井上且位于提抽管外側設有用于對提抽管進行可調節支撐的支撐裝置;
所述提抽管底端連通有進油殼,所述進油殼底端設有用于檢測進油殼底端位置的第一位置傳感器,所述進油殼內部設有水泵,所述進油殼外側等距離設有若干個連接管,若干個所述連接管的遠離進油殼的一端連通有調節管;
所述提抽管底端設有對若干個所述連接管的進油角度進行調節的調節件,且調節管外側設有對油體液面進行檢測的檢測件,通過在提抽井上設有的調節件以及檢測件,從而實現對油體進行充分抽取的作用。
優選的,所述調節件包括固定套接在提抽管外側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設有驅動件,且驅動件輸出端連接有外螺紋套,所述外螺紋套轉動套接在提抽管外側;
所述外螺紋套外側螺紋連接有內螺紋套,且內螺紋套外側設有若干個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通過銷軸鉸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底端通過銷軸鉸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外側固定連接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固定套接在調節管外側,通過設有的調節件,從而實現對調節管的抽取角度進行調節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森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森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9001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