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96598.2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2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經緯;黃蘇豫;任彥璟;楊祚儒;李柏晴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鏈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08 | 分類號: | H04L9/08;H04L9/06;H04L9/40;H04L67/109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錕劍恒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769 | 代理人: | 溫玉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夏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加密 數據 分布式 共享 密鑰 管理 方法 系統 | ||
1.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對一個(s,t)密文共享機制部署服務器生成加密密鑰和存儲加密后的數據塊;
S2、對數據塊從服務器產生該數據塊所需密鑰,并對數據塊按照(s,t)密文共享機制編碼;
S3、將編碼后的密文切片存儲在服務器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還包括以下步驟:
S11、對一個(s,t)密文共享機制部署s+1個服務器,并在每個服務器中設置有一個與其他服務器不同的機密。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還包括以下步驟:
S21、對一個數據塊從s+1個服務器中選擇一個服務器產生該數據塊所需密鑰;
S22、對數據塊按照(s,t)密文共享機制編碼后所產生的s個密文切片分別存儲在剩下的s個不同服務器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鑰為MLE密鑰,其生成包括以下步驟:
S211、對所有的數據塊進行大小可變的分段并在每個分段中包含多個數據塊;
S212、將每個分段所包含的數據塊中哈希值最小的哈希作為該分段的哈希值;
S213、使用該分段的哈希值去產生相對應的分段MLE密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S11中每個服務器負責生產每次的加密密鑰并同時存儲加密后的數據塊;
每一個服務器保留一個不同的全局機密對每一個數據塊選擇其中一個服務器產生相對應的MLE密鑰,用支持數據去重的(s,t)密文共享算法將其編碼為s個密文切片,分別存儲在剩下的s個不同的服務器上;
在選擇產生分段MLE密鑰的服務器時,用該分段哈希值與s+1的模作為產生分段MLE密鑰服務器的依據從而保證具有相同哈希值的分段會被分配到相同的服務器產生分段MLE密鑰;
對s+1個密文切片中每個密文切片構造相對應的元數據塊,所述元數據塊包括密文切片所對應的哈希、所占空間的大小及其元數據信息;
對s+1個元數據塊構造相對應的文件配表,其記錄了密文切片所對應的哈希、編號及其所對應的元數據塊的索引。
6.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系統包括:
密鑰生成模塊,用于對一個(s,t)密文共享機制部署服務器生成加密密鑰和存儲加密后的數據塊;
密文編碼模塊,用于對數據塊從服務器產生該數據塊所需密鑰,并對數據塊按照(s,t)密文共享機制編碼;
密鑰存儲模塊,用于將編碼后的密文切片存儲在服務器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鑰生成模塊中還包括
部署單元,用于對一個(s,t)密文共享機制部署s+1個服務器,并在每個服務器中設置有一個與其他服務器不同的機密。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基于加密數據去重的分布式密文共享密鑰管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鑰編碼模塊中還包括以下步驟:
生成單元,用于對一個數據塊從s+1個服務器中選擇一個服務器產生該數據塊所需密鑰;
切片單元,用于對數據塊按照(s,t)密文共享機制編碼后所產生的s個密文切片分別存儲在剩下的s個不同服務器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鏈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未經云鏈網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659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