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4842.1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5428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田偉;王建安;陳勇利;陳飛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新能源發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聲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12 | 分類號: | H01Q1/12;H01Q1/50;H01Q21/06;H01Q1/38;H01Q1/22;H01Q1/24;H01Q1/27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細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田麗麗 |
| 地址: | 213167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結構 移動 終端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該天線結構應用于移動終端,移動終端包括電路板,電路板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器,天線結構包括:第一基板、與第一基板連接的第二基板、天線部、傳輸線及第二連接器,第一基板上設置有多個天線部,第二基板上設置有傳輸線及第二連接器,多個天線部通過傳輸線與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將多個天線部集成在第一基板上,采用第二連接器與第一連接器連接,天線結構的安裝位置不受電路板的布局控制,并可提高移動終端的空間布局利用率,利于移動終端的小型化。另外,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開制造,再將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連接,可節省天線結構制造的材料損耗,以降低天線結構的制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天線是安裝在移動終端上用來接收和發射信號的裝置。
傳統天線結構大多包括設置在移動終端的電路板上的射頻前端電路以及架設于電路板之上并通過金屬彈片等連接結構與射頻前端電路連接的輻射體,該種天線結構的安裝位置以及射頻前端電路受到電路板的布局限制,不利于靈活設計天線方案,另外,這種天線結構并未充分利用移動終端的內部空間,造成空間浪費,不利于移動終端的小型化,需要改進。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線結構及移動終端,以解決目前天線結構的安裝位置受到電路板的布局限制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提供一種天線結構,應用于移動終端,所述移動終端包括電路板,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器,所述天線結構包括:第一基板、與所述第一基板連接的第二基板、天線部、傳輸線及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基板上設置有多個天線部,所述第二基板上設置有所述傳輸線及所述第二連接器,多個所述天線部通過所述傳輸線與所述第二連接器電性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器與所述第二連接器配合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多個匹配部,所述匹配部與所述天線部一一對應設置,所述匹配部電性連接所述天線部與所述傳輸線。
作為一種改進,每個所述天線部上設置有第一信號連接端,所述匹配部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信號連接端相配合的第二信號連接端,每個所述第一信號連接端與對應的所述第二信號連接端電性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每個所述天線部上設置有第一接地連接端,所述第二基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接地連接端相配合的第二接地連接端,所述第一接地連接端與對應的所述第二接地連接端電性連接。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傳輸線為帶狀線、微帶線和共面波導線中的一者或多者。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及與所述第一面相對設置的第二面,所述第二基板包括與所述第二面連接的第三面及與所述第三面相對設置的第四面。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一者上設置有所述第二連接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中的一者上設置有所述匹配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基板為LCP板、MPI板和PI板中的一者或多者制成的線路板。
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上述的天線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新能源發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聲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經瑞聲新能源發展(常州)有限公司科教城分公司;瑞聲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484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隧道遠程駕駛方法、裝置、計算機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保險展業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