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4450.5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381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靜文;邊興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凱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21/12 | 分類號: | A23L21/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實 |
| 地址: | 510900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經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有機 硫磺 熏制 紅棗 制備 果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包括(1)將干紅棗片用純凈水清洗1?3分鐘,清洗后將紅棗片撈起備用;(2)將紅棗片加入盛有純凈水的反應釜中,并將純凈水加熱至80?100℃熬煮20?40分鐘,然后再保持溫度在80?100℃并緩慢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繼續剪切10?20分鐘,最后通過膠體磨將紅棗片進一步磨細并使得羧甲基纖維素鈉更好的分散到混合物中,得到紅棗漿混合物等步驟。本發明提供一種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制得的產品的風味濃郁純正、醇厚豐富,且通過簡單的生產步驟生產出來優質的紅棗果醬,不僅能夠極大的提高消費者的認可,更有益于人體健康,同時更好的拓寬了紅棗的加工渠道,降低了紅棗的儲藏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是指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紅棗性溫味甘,久食有補氣養血、益脾胃、養顏潤膚等功效,是一種深受消費者青睞的保健食品。紅棗在我國北方地區廣有栽種,中國既是紅棗的原產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紅棗生產國家。
隨著近年來紅棗栽培面積和產量的逐年攀升,加之鮮棗在貯藏過程中容易失水皺縮、軟化褐變、發霉腐爛,因此將鮮棗進一步深加工,已成為現實的迫切需求。我國紅棗深加工尚處在初級階段,市場上深加工產品主要包括干棗、蜜餞類、棗粉制品以及棗酒、棗醋等風味飲料制品,每年紅棗加工率不足10%。
生產果醬是果品深加工的一條有效途徑。果醬因保持了鮮果特有的天然風味,具有香甜宜人、甜酸適口、營養豐富的特點,是老少皆宜的食品。目前,市場上紅棗果醬類產品還比較少見,更多的是相接近的紅棗濃縮汁類產品。市場上還存在不少經“硫磺”熏制的紅棗及干紅棗片,此類紅棗顏色鮮艷、賣相極佳、保質期長,實則對人體健康有害。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有機產品必然成為新世紀里備受青睞的產品。有機紅棗指在生產過程中按照“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要求進行生產,并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紅棗。
紅糖是未經精煉的粗糖,保留了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紅糖性溫、味甘、入脾,具有益氣補血、健脾暖胃的作用。如何以不經硫磺熏制的有機干紅棗片為原料,再搭配紅糖提升和豐富紅棗風味,從而生產有益于消費者健康、獨具特色的紅棗果醬,便是如今企業的研發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制得的產品的風味濃郁純正、醇厚豐富,且通過簡單的生產步驟生產出來優質的紅棗果醬,不僅能夠極大的提高消費者的認可,更有益于人體健康,同時更好的拓寬了紅棗的加工渠道,降低了紅棗的儲藏成本。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有機無硫磺熏制干紅棗片制備紅棗果醬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干紅棗片用純凈水清洗1-3分鐘,清洗后將紅棗片撈起備用;
(2)將紅棗片加入盛有純凈水的反應釜中,并將純凈水加熱至80-100℃熬煮20-40分鐘,然后再保持溫度在80-100℃并緩慢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繼續剪切10-20分鐘,最后通過膠體磨將紅棗片進一步磨細并使得羧甲基纖維素鈉更好的分散到混合物中,得到紅棗漿混合物;
(3)再次對紅棗漿混合物進行加熱直至紅棗漿混合物的溫度達到80-100℃的范圍,并保持紅棗漿混合物的溫度在80-100℃同時攪拌70-100分鐘;
(4)加入紅糖、檸檬酸以及防腐劑,停止加熱,邊攪拌邊降溫直至溫度降低至40-60℃,再加入食品用香精,繼續攪拌10-30分鐘,即得到最終的紅棗果醬。
步驟(2)中所述的紅棗片與純凈水的重量比例為1:2.4,且反應釜為帶剪切頭的反應釜,在熬煮和加入羧甲基纖維素鈉的過程中通過反應釜的剪切頭對紅棗片進行剪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凱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凱虹香精香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44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