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氣體納米化技術的高氧飲用水生產工藝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3670.6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4752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8 |
| 發明(設計)人: | 蔣建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氣體 納米 技術 飲用水 生產工藝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氣體納米化技術的高氧飲用水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水源水依次經石英砂過濾器、活性炭過濾器過濾后進入水冷卻裝置,冷卻水經原水增壓泵提高水壓力后依次經過精密過濾器、超濾器進一步過濾后在凈水罐儲存,通過環保滅菌裝置滅菌后進入脫氣裝置脫氣,在氮封水箱貯存;將醫用級氧氣經氧氣增壓泵送入氧氣罐;將水和氧氣在氣液混合泵中混合后進入螺旋切割器進行氣液切割形成一級高氧水,隨后進入鋸齒噴射器形成高濃度高氧水;高濃度高氧水進入保安過濾器去除異物后流入灌裝機水箱內,之后經過一體機裝入容器內制成高氧飲用水。本發明可以連續生產,生產的高氧水溶氧穩定并保留人體代謝必需的礦物質元素和微量元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凈水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氣體納米化技術的高氧飲用水生產工藝及系統。
背景技術
普通飲用水常溫條件下的氧含量一般低于10mg/L,加氧飲用水作為普通食品管理應符合以下條件:所使用的氧氣應符合醫用氧要求,制成的飲用水中含氧量不應超過150mg/L。高溶氧水中的氧含量一般為20mg-120mg/L。Parris M.Kidd博士在《AntioxidantAdaption》一書中指出:缺氧會使免疫系統失調,導致毒素無法排出,是所有疾病形成的最大原因。氧在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運作里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尤其關系到疾病、細菌和病毒的全身抵抗力;國內外大量科學研究也表明,口服高氧水可明顯改善缺氧反應、抗疲勞、提高運動能力、加速體內自由基清除、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加速酒精的清除等。營養學專家Otto Warburg博士認為,氧缺失是造成各種疾病最嚴重的單一因素。他通過研究證實,口部和胃腸道氧氣的吸收,對肝臟功能和膽汁制造功能修復有非常好的效果;動物實驗和人體的治療顯示:肝功能的失常是因為肝中毒的結果。經過口服高氧水的治療可以迅速達到排毒的作用;大量實驗證明,人體在喝下高氧水后,腸胃的蠕動頻率和密度增加,每天飲用0.5公升高氧水,可使腸、胃、肝等消化系統器官的功能大大增強。1968年Sirotldn報告中指出:飲用高氧水對健康有益,從靜脈和口服途徑補氧給人類與疾病進行斗爭和健康帶來了新的福音。高氧水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危重病人的急救和多種缺血缺氧性疾病的治療,緩解運動員的運動性疲勞,加速體力恢復;德國學者Speit GPakdaman M.D等證明高氧水不具有遺傳毒性,截止現在,還沒有發現口服高氧水的副作用。
新疆軍區高山病研究所所長崔建華介研究發現,含氧量比普通礦泉水高出5倍的“高氧水”,可以大大降低高原官兵急性高原病發作率,提高邊防官兵的工作效率。高氧水可增加人體組織對氧的利用, 具有增強人體耐缺氧、抗疲勞能起到緩解高原反應,快速適應高原環境的作用。第四軍醫大學的張惠等研究發現:高氧液經靜脈和消化道途徑,對高原低氧血癥有顯著的改善作用,且口服較靜脈輸注維持時間更長。韓國學者In-hwan Baek、Su-jin Rhee等進行了“酒及飲料中溶解氧對人類酒精清除作用”的研究,結果表明:酒精消除速率,隨著溶解氧含量的升高而增加,說明提高酒精飲料中溶解氧的濃度可加快酒精的代謝及消除,縮短醒酒時間。
從上述研究報道可以看出,飲用高氧水后并沒有我們所擔心的氧自由基明顯升高引起過氧化反應損傷的問題,且沒有遺傳毒性,長時間經常飲用還可以改善抗氧化能力。因此,飲用高氧水對人體是安全的。
因此有專家提出,氧氣和水被譽為自然界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本”,而二者合二為一的的發明是對人類的巨大貢獻,將是21世紀譽滿全球的優越的飲品,將廣泛應用于各種飲品、醫藥保健、美容、環保、化工、食品等各個領域,對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高氧水生產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后期產生的,21世紀初在日本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其制造方法包括旋回剪切、加壓溶解、電化學、微孔加壓、混合射流等方式,均可在一定條件下產生高氧水。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6328202U公開了一種高氧水制備方法:利用氣液混合泵負壓作用吸入氣體,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液體與氣體混合攪拌并打碎氣泡,制取微納米氣泡高濃度液體。該技術可實現大規模工業生產,但氣液比約為1:9(吸氣量為8-10%),溶氧濃度不高(溶氧量約為15-20m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36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