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藝術作品生成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93325.2 | 申請日: | 2020-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30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范凌;王建楠;卓京港;都嶠 | 申請(專利權)人: | 同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40/129 | 分類號: | G06F40/129;G06T9/00;G06T11/00;G06T5/00;G06V30/18;G06V30/19;G06V10/76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蘭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工智能 藝術作品 生成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藝術作品生成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獲取中文字符串,將中文字符串編碼為定長向量;步驟S2:將定長向量作為控制條件,使用預先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生成具有多個漢字特征的抽象漢字圖像;步驟S3:獲取預設的美學指標,根據美學指標對抽象漢字圖像進行篩選;步驟S4:結合輸入圖像和生成圖像,繪制篩選后的抽象漢字圖像。本發明將書法作為文字和藝術的共同載體,具有豐富人工智能對文字和圖像內容進行轉化的功能范圍,提高人工智能進行文字和圖像轉化的適用性和穩定性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工智能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藝術作品生成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近些年較多研究把人工智能模型用于藝術作品的生成,包括繪畫、詩歌、音樂等,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中將文字內容轉化為圖片的功能也得到了廣泛研究,現有技術中已經存在較多模型可以將一段描述性語言轉化為符合描述的圖片,但只限于進行普通描述的圖片,缺少將文字內容轉化為藝術作品,通過藝術作品來體現文字所蘊含的美學意義。而書法是一種同時有文字意義和美學意義的藝術形式,這種特性使其可以作為鏈接文字和藝術的轉換介質。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人工智能領域中缺少將文字內容轉化為藝術作品、轉化效果不理想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藝術作品生成系統及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藝術作品生成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獲取中文字符串,將所述中文字符串編碼為定長向量;
步驟S2:將所述定長向量作為控制條件,使用預先訓練的深度學習模型生成具有多個漢字特征的抽象漢字圖像;
步驟S3:獲取預設的美學指標,根據所述美學指標對抽象漢字圖像進行篩選;
步驟S4:結合輸入圖像和生成圖像,繪制篩選后的所述抽象漢字圖像。
所述步驟S1中通過雙向變壓器編碼模型對中文字符串進行編碼。
所述步驟S2中深度學習模型具體為生成式對抗網絡。
所述步驟S3中對抽象漢字圖像進行篩選的方式包括根據白色占比進行篩選或使用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美學評價模型進行篩選。
進一步地,所述根據白色占比進行篩選的方式具體為計算生成的抽象漢字圖像中白色像素點占全體的比重,與預設的比重閾值進行對比,剔除對應比重大于比重閾值的抽象漢字圖像。
進一步地,所述使用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美學評價模型進行篩選的方式具體為將生成的抽象漢字圖像輸入美學評價模型,得到美學評價分數,與預設的分數閾值進行對比,剔除對應的美學評價分數低于分數閾值的抽象漢字圖像。
所述步驟S4中繪制抽象漢字圖像的方式包括風格遷移繪制或畫筆繪制。
進一步地,所述風格遷移繪制的過程具體為獲取輸入的目標風格圖片,將所述目標風格圖片和抽象漢字圖像輸入卷積神經網絡模型進行訓練,輸出抽象漢字圖像的繪制結果。
進一步地,所述畫筆繪制的過程具體為通過預置的筆刷,從空白畫布開始進行繪制,在過程中根據輸入圖像調整筆刷的屬性,不斷擬合生成結果,最終輸出抽象漢字圖像的繪制結果。
所述筆刷的屬性包括大小、顏色、位置和角度。所述筆刷的初始顏色通過輸入的顏色或上傳圖片進行設定,若接收到用戶輸入的顏色,則筆刷的初始顏色即從用戶輸入的顏色中進行挑選,若接收到用戶上傳的圖片,則從圖片中提取多個主色調,從中挑選一個作為筆刷的初始顏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同濟大學,未經同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33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