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具有翻轉機構的紅薯加工用出料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892920.4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34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梁義民;梁雙元;蔣晗;羅玉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耒陽市華潤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34 | 分類號: | B65G47/34 |
| 代理公司: | 蘇州衡創(chuàng)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 地址: | 421000 湖南省衡***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翻轉 機構 紅薯 工用 裝置 | ||
本發(fā)明涉及紅薯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具有翻轉機構的紅薯加工用出料裝置,包括主板,所述主板下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主板上表面右前側和右后側均固定連接有滑軌,所述滑軌外表面套接有滑塊,所述主板上表面右側固定連接有第一支撐塊,所述滑塊內側面固定連接有矩形板。該具有翻轉機構的紅薯加工用出料裝置,通過設置第二固定塊、第二轉軸、第二蝸桿、第一轉盤、第三固定塊和傳動桿,使第二蝸輪可以較為穩(wěn)定有效的帶動第三轉軸和傳動桿轉動,從而使傳動軸可以較為穩(wěn)定有效的帶動第一固定塊運動,從而可以更加方便有效的對出料管的角度進行調節(jié),大大提高了出料裝置的實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紅薯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翻轉機構的紅薯加工用出料裝置。
背景技術
紅薯又名甘薯、紅苕,是一種藥食兼用的無公害綠色健康食品,番薯最早種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倫比亞一帶,由西班牙人攜至菲律賓等國栽種,番薯最早傳進中國約在明朝后期的萬歷年間,分3條路線進入中國-云南、廣東、福建,一般普遍認為,番薯的引入中國,源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明時,多年在呂宋做生意的福建長樂人陳振龍同其子陳經(jīng)綸,見當?shù)胤N植一種叫“甘薯”的塊根作物,塊根“大如拳,皮色朱紅,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產(chǎn)量又高,廣種耐瘠”,想到家鄉(xiāng)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糧食不足,陳振龍決心把甘薯引進中國,番薯傳入中國后,即顯示出其適應力強,無地不宜的優(yōu)良特性,產(chǎn)量之高,加之“潤澤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薺”,故能很快向內地傳播,十七世紀初,江南水患嚴重,五谷不收,饑民流離,彼時,科學家徐光啟因父喪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種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種到上海,隨之向江蘇傳播,收成頗佳紅薯粉絲、粉條作為傳統(tǒng)食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紅薯粉的加工過程中,紅薯淀粉經(jīng)過高溫糊化后,需要通過出料裝置擠壓成型才能獲得濕紅薯粉;現(xiàn)有技術的紅薯加工出料裝置不便于調節(jié)出料裝置的出料角度,不方便人們進行接料操作,影響人們使用。
例如,中國專利公告號CN208544781U公開了一種紅薯粉出料裝置,其紅薯粉料從熟料桶流入出料鋼管內并通過軟管和出料管流出,當需要調節(jié)出料管的出料角度時,旋動旋鈕,旋鈕帶動絲桿在第一螺紋孔內轉動并帶動橡膠墊向遠離裝置本體的方向移動,直至橡膠墊與滑桿分離,解除對滑桿位置的限制,此時轉動出料管,使得出料管在轉動桿上轉動,出料管通過牽引桿帶動滑桿在滑孔內滑動,能夠調節(jié)出料管的傾斜角度,當出料管的傾斜角度合適時,反方向旋動旋鈕,旋鈕帶動絲桿旋轉,絲桿帶動橡膠墊與滑桿的外側接觸并緊密貼合,固定滑桿的位置,從而固定出料管的傾斜角度,此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調節(jié)并固定滑桿的位置,從而能夠調節(jié)出料管的傾斜角度,實現(xiàn)對裝置本體出料角度的調節(jié),方便接料;在實際使用時通過旋動旋鈕,旋鈕帶動絲桿在第一螺紋孔內轉動并帶動橡膠墊向遠離裝置本體的方向移動,從而對出料管的角度進行調節(jié),結構較為簡單,不能較為便捷有效的對出料管角度進行調節(jié),降低了出料裝置的實用性。
發(fā)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具有翻轉機構的紅薯加工用出料裝置,具備便于調節(jié)出料口角度等優(yōu)點,解決了出料口角度不便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耒陽市華潤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限公司,未經(jīng)耒陽市華潤農(nóng)副產(chǎn)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29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