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焦化場地復(fù)合污染土壤的微膠囊修復(fù)劑及制備方法和應(yīng)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891803.6 | 申請日: | 2020-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233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朱宇恩;李華;李媛媛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山西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B09C1/08 | 分類號: | B09C1/08;C09K17/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申立德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事務(wù)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5 | 代理人: | 張向瑩 |
| 地址: | 030006***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焦化 場地 復(fù)合 污染 土壤 微膠囊 修復(fù) 制備 方法 應(yīng)用 | ||
1.焦化場地復(fù)合污染土壤的微膠囊修復(fù)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膠囊修復(fù)劑由外壁和微囊組成的固態(tài)小球,其中外壁是由作物秸稈粉、鼠李糖脂、檸檬酸、水溶性淀粉形成的固態(tài)外殼;微囊為聚乙烯醇、海藻酸鈉、降解菌形成的微囊;所述作物秸稈粉、鼠李糖脂、檸檬酸、水溶性淀粉的質(zhì)量比為1-2:3-4:3:1-2,所述作物秸稈粉為過100目篩的作物秸稈粉;所述降解菌是根據(jù)焦化場地污染物的降解需求選用外源菌株,或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土著降解菌,所述海藻酸鈉、聚乙烯醇的質(zhì)量比為0.3-1:5-10,以海藻酸鈉與聚乙烯醇總重量為計算重量,每10克計算重量中含降解菌的菌株不低于1.0×108個;所述固態(tài)小球直徑為3mm左右;
所述固態(tài)小球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配制含聚乙烯醇與海藻酸鈉的混合物水溶液,水浴加熱,攪拌,使其完全混合;
(2)將步驟(1)的混合物水溶液于高溫高壓下滅菌,取出冷卻至室溫;
(3)在冷卻后的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降解菌液,攪拌均勻;
(4)將步驟(3)的含降解菌的混合物水溶液緩慢滴入氯化鈣溶液中固化,用無菌水沖洗,即得含降解菌的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微囊,吸干其表面水分,置冰箱冷藏備用;
(5)將作物秸稈粉、鼠李糖脂、檸檬酸、水溶性淀粉按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純水?dāng)嚢杈鶆蚝蟮玫胶隣畹耐獗谠海?/p>
(6)將步驟(4)的含降解菌的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微囊投至步驟(5)的外壁原液中,微囊表面滿覆外壁原液后用濾網(wǎng)過濾多余的外壁溶液;
(7)將滿覆外壁原液的微囊放入烘箱烘干,即得到微膠囊修復(fù)劑,將其密封冷藏保存。
2.一種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場地復(fù)合污染土壤的微膠囊修復(fù)劑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配制含聚乙烯醇與海藻酸鈉的混合物水溶液,水浴加熱,攪拌,使其完全混合;其中,聚乙烯醇含量為5-10%、海藻酸鈉含量為0.3-1%;水浴加熱溫度為80-100℃,攪拌時間為1-1.5h;
(2)將步驟(1)的混合物水溶液于高溫高壓下滅菌,取出冷卻至室溫;其中,高溫溫度為121℃,高壓壓力為0.12MPa;滅菌時間為20-30min;
(3)在冷卻后的混合物水溶液中加入降解菌液,攪拌均勻;其中,加入的降解菌液與混合物水溶液的體積比為1:8-10;所述降解菌液是根據(jù)焦化場地污染物的降解需求選用外源菌株,或從污染土壤中篩選土著降解菌,所述降解菌液的含菌量為1.0×108個/ml;
(4)將步驟(3)的含降解菌的混合物水溶液緩慢滴入氯化鈣溶液中固化,用無菌水沖洗,即得含降解菌的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微囊,吸干其表面水分,置冰箱冷藏備用;其中,固化時間為6-8h;所述氯化鈣溶液濃度為2-3%;所述置冰箱冷藏備用中的冷藏溫度為0-4℃;
(5)將作物秸稈粉、鼠李糖脂、檸檬酸、水溶性淀粉按比例混合,加入少量純水?dāng)嚢杈鶆蚝蟮玫胶隣畹耐獗谠海黄渲校魑锝斩挿邸⑹罄钐侵幟仕帷⑺苄缘矸刍旌系馁|(zhì)量比例為1-2:3-4:3:1-2;其中作物秸稈粉為過100目篩的作物秸稈粉
(6)將步驟(4)的含降解菌的海藻酸鈉/聚乙烯醇微囊投至步驟(5)的外壁原液中,微囊表面滿覆外壁原液后用濾網(wǎng)過濾多余的外壁溶液;
(7)將滿覆外壁原液的微囊放入烘箱烘干,即得到微膠囊修復(fù)劑,將其密封冷藏保存。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山西大學(xué),未經(jīng)山西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1803.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