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和測試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1748.0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06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玉;于婷婷;張宗楠;李昊;付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1 | 分類號: | E21B47/001;E21B49/00;E21B4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擬 水合物 開采 引起 海洋 能源 耦合 作用 測試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包括:三軸壓力室、應力加載系統、供氣增壓系統、恒溫水浴、開采井、回壓閥、氣液分離回收系統和數據采集系統;應力加載系統與三軸壓力室連接,實現不同應力方式加載;供氣增壓系統與三軸壓力室連接,提供氣源并控制氣體壓力施加,生成水合物;恒溫水浴系統將三軸壓力室無縫包圍,控制室內溫度;開采井放置于試樣內部,安裝至三軸壓力室中,模擬開采引起的土-井耦合作用;回壓閥與三軸壓力室連接,降壓實現水合物分解;氣液分離回收系統與回壓閥連接,對氣體、液體進行計量并回收;數據采集系統定時采集試驗數據并予以存儲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三軸壓力室自下而上裝有圓形底座、土體試樣和上墊塊。圓形底座上表面圓心處設有半徑5mm圓孔,圓孔貫穿部分圓形底座并從側面穿出,與高氣壓泵連接;土體試樣高100mm,直徑50mm,外側包裹熱縮膠套,熱縮膠套上下端分別與上墊塊和圓形底座相連,保證試樣密封;此外,熱縮膠套軸向兩側設有兩個軸向應變傳感器,外表面上部、中部和下部設有三個環向應變傳感器;土體試樣中心設有圓孔,圓孔直徑與井筒直徑相同,用于放置井筒。上墊塊自下表面設置有直徑17mm的圓孔,圓孔頂部與井筒頂部至少距離15厘米,保證在試驗過程中上墊塊始終不與井筒接觸,實現土體試樣與井筒的耦合試驗;且圓孔從上墊塊側面穿出,與回壓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開采井為直徑15mm的圓筒,放置于試樣內部中心,井底與圓形底座接觸,井頂高于試樣3cm,且超過土體部分設置密封橡膠圈,保證和上墊塊圓孔密封,氣、水不外滲;井筒圓周上開孔保證氣體和水流動,開孔后在外側包裹鋼絲網,確保沒有固體顆粒進入管道導致堵塞;井筒周圍安裝應力傳感器,監測井筒應力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恒溫水浴系統,包括水浴水槽和溫度表;水浴水槽將三軸壓力室無縫包圍;溫度施加范圍值為-10℃~20℃。
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回壓閥通過上墊塊與三軸壓力室連接,當回壓閥壓力低于試樣內部氣壓時,氣體通過回壓閥排出直至氣壓達到與回壓閥相等,設置回壓閥可控制降壓實現水合物分解。
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氣液分離回收系統,包括氣液分離計、氣體流量計、液體流量計、干燥盒、氣體收集裝置和液體收集裝置。氣液分離計與回壓閥連接,將氣液混合物進行分離;液體直接流入液體回收裝置,氣體通過干燥盒流入氣體回收裝置,并進行計量。氣體流量計記錄產氣速率和累計產氣量,由此判斷水合物的開采狀況。
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模擬水合物開采引起海洋能源土-井耦合作用測試裝置的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砂土與去離子水混合制作一定干密度和含水量的非飽和試驗土樣,用熱縮膠套包好并置于三軸壓力室內;
(2)、通過應力加載系統施加圍壓、軸壓至預定壓力,然后使用供氣增壓系統,將甲烷氣體注入土體試樣至預定壓力,進行檢漏后靜置;
(3)、水浴水槽注水,降低三軸壓力室內溫度至反應所需溫度(5℃度以下),此時水合物開始生成,壓力室內壓力逐漸降低;當壓力室內壓力保持不變時,天然氣水合物成功生成;
(4)、調整壓閥壓力低于試樣氣壓,氣體通過回壓閥排除直至回壓閥壓力與試樣內氣壓相等,實現降壓開采;當氣壓降至水合物分解壓力時,水合物開始分解。由回壓閥排出的氣液混合物經過氣液分離計分離,分別進行回收計量。并可通過氣體計量計判斷水合物的分解狀態。
(5)、水合物分解導致試樣剛度降低,產生分解變形,產生土-井耦合作用。試樣應變傳感器可得到土體變形,井筒應力傳感器可監測井筒應力狀態,由此計算得到井筒彈性變形;測試結束取出井筒測量其塑性變形。
(6)、此外,亦可開展能源土樣與井筒接觸面力學特性試驗;水合物生成后,通過應力加載系統緩慢施加軸向荷載,能源土樣與井筒產生接觸變形,得到水合物能源土樣與井筒結構接觸面力學特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174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