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1337.1 | 申請日: | 2020-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441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峻;崔青天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耀眾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32 | 分類號: | C08G18/32;C08K13/06;C08K9/04;C08K9/02;C08K7/06;C08K7/14;C08K3/30;D06M13/256;D06M13/144;D06M11/38;D06M11/72;D06M13/368;D06M13/342;C08G101/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麥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97 | 代理人: | 李兵 |
| 地址: | 315605 浙江省寧波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效果 聚氨酯 發泡 產品 配方 | ||
1.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按照重量的配方如下:多元脂30-50份、山梨醇20-40份、甘油5-15份、催化劑2-10份、阻燃劑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10份、異丙醇0-10份、金屬離子螯合劑0-10份、氫氧化鈉1-5份、強化助劑10份和輔助添加劑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強化助劑為碳纖維、二硫化鉬、粉末狀聚四氟乙烯和堿性玻璃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混合物。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添加劑包括開孔劑、抗老化劑、物理發泡劑、化學發泡劑、結皮劑和色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離子螯合劑采用濃度為1%的三聚磷酸鈉、濃度為0.5%的三乙醇胺、濃度為1%的氨基三乙酸和濃度為1.5%的二亞乙基三胺五乙酸的一種或多種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的濃度為1%-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氫氧化鈉采用濃度為4%的氫氧化鈉溶液,可替換為等量的焦磷酸鈉溶液或硅氧化鈉溶液。
7.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將二硫化鉬、粉末狀聚四氟乙烯、堿性玻璃纖維和二氧化硅中的一種或多種與碳纖維進行混合,織造成碳基復合纖維;
S2、將0-10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鈉、0-10份的異丙醇、0-10份的金屬離子螯合劑、水和0-10份的氫氧化鈉混合在一起,生成纖維浸泡液,將纖維浸泡液注入到攪拌筒中;
S3、將S1中生成的碳基復合纖維投入到攪拌筒中高溫加熱至70-80℃并浸泡2h后,開啟攪拌筒的攪拌模式,攪拌1h后取出碳基復合纖維,生生成改性后的碳基復合纖維,將其剪碎后加入到噴射設備中;
S4、將多元醇和山梨醇、甘油、催化劑、阻燃劑和成品輔助添加劑加入到反應釜中進行反應,生成聚氨酯發泡原料,再將聚氨酯發泡原料裝入到另外一架噴射設備中;
S5、采用交疊噴射的方式依次在模具內部噴射聚氨酯發泡原料和改性后的碳基復合纖維,單次交疊噴射過程完畢后,采用輥壓設備對碳基復合纖維進行碾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疊噴射后的碳基復合纖維層厚度為1-4mm。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處理積碳效果好的聚氨酯發泡產品配方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聚氨酯發泡原料中碳基復合纖維層的含量不超過聚氨酯含量的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耀眾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寧波耀眾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13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