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及標定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90007.0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79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根;錢正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躡波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00 | 分類號: | B25J9/00;B25J19/00;B25J19/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張磊 |
| 地址: | 211100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 機器人 標定 機構 方法 | ||
1.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包括支撐機構(1)、龍門架(2)和移動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機構(1)包括有底盤(11)、齒盤(12)和頂盤(13),所述底盤(11)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設有第一伺服電機(15),所述第一伺服電機(15)通過動力軸轉動貫穿底盤(11),且與齒盤(12)的底端面中心位置連接,所述齒盤(12)轉動設置在底盤(11)的頂端面,所述頂盤(13)轉動設置在齒盤(12)的頂端面,所述龍門架(2)相對側壁底端均設有與齒盤(12)轉動嚙合的齒塊(22),所述龍門架(2)的頂端面水平設有第一齒條(21),所述移動機構(3)包括有移動座(31),所述移動座(31)開設有貫穿移動座(31)左右側壁的貫穿孔(311),所述移動座(31)通過貫穿孔(311)滑動套接在龍門架(2)的頂端橫梁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11)的底端面邊緣位置垂直設有若干個呈環形均勻間隔分布的支撐底腳(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盤(13)與底盤(11)的直徑相同,且齒盤(12)的對稱的兩個齒頂之間的距離為頂盤(13)的直徑的0.8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座(31)的前端面頂端設有第二伺服電機(32),所述移動座(31)的內腔頂端設有放置空腔(39),且放置空腔(39)的底端面與貫穿孔(311)的內腔之間設有連通孔,所述第二伺服電機(32)通過動力軸轉動延伸至放置空腔(39),且固定套接有位于放置空腔(39)內腔的第一傳動齒柱(310),所述第一傳動齒柱(310)的徑向側壁最低點貫穿連通孔,且與龍門架(2)頂端面的第一齒條(21)轉動嚙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座(31)的底端面中心開設有放置槽(312),所述放置槽(312)的內腔兩側側壁之間通過銷軸轉動設有第二傳動齒柱(313),且第二傳動齒柱(313)的徑向側壁最低點延伸至移動座(31)的下方,所述移動座(31)的側壁設有第三伺服電機(33),所述第三伺服電機(33)通過動力軸轉動貫穿移動座(31)側壁,且與第二傳動齒柱(313)軸向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移動座(31)的底端兩側中段位置均設有鉸接板(34),兩個所述鉸接板(34)之間鉸接有可前后擺動的調節大臂(35),所述調節大臂(35)的頂端呈球型結構,且開設有若干個與第二傳動齒柱(313)匹配嚙合的匹配齒槽(31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大臂(35)的底端面同體向上開設有T型緩沖槽(315),所述T型緩沖槽(315)內腔滑動插接有T型緩沖桿(36),所述T型緩沖桿(36)的尖端貫穿T型緩沖槽(315)的內腔,且連接有球型標定塊(38),所述T型緩沖桿(36)與T型緩沖槽(315)的內腔之間連接有彈簧(31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緩沖槽(315)的內腔靠近開口的一端徑向側壁開設有T型放置槽(318),所述T型放置槽(318)的內腔滑動插接有T型限位桿(320),且T型限位桿(320)的尖端為錐型結構,所述T型緩沖桿(36)的外壁軸向開設有限位槽(37),且限位槽(37)的內腔遠離開口的一側側壁同體凸出有第二齒條(317),所述T型限位桿(320)的尖端與第二齒條(317)匹配卡接,所述T型放置槽(318)的內腔遠離開口的一側側壁內嵌有電磁鐵(319),所述T型限位桿(320)遠離第二齒條(317)的一端內嵌有磁鐵塊(321),且磁鐵塊(321)與電磁鐵(319)相互正對分布。
8.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業機器人標定機構的標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1、使用時,先將龍門架(2)通過齒塊(22)與齒盤(12)轉動嚙合,同時,左右兩側的齒塊(22)轉動貼合在底盤(11)與頂盤(13)的邊緣側壁之間位置,啟動第一伺服電機(15),可利用第一伺服電機(15)帶動齒盤(12)轉動,即可帶動龍門架(2)圍繞底盤(11)正轉或者反轉;
A2、將移動機構(3)的移動座(31)通過貫穿孔(311)滑動套接在龍門架(2)的頂端橫梁位置,同時第一傳動齒柱(310)的徑向側壁最低點貫穿連通孔,且與龍門架(2)頂端面的第一齒條(21)轉動嚙合,啟動第二伺服電機(32),即可利用第二伺服電機(32)帶動第一傳動齒柱(310)沿著龍門架(2)頂端面的第一齒條(21)水平往復移動調節;
A3、通過啟動第三伺服電機(33),利用第三伺服電機(33)帶動第二傳動齒柱(313)正反轉,即可利用正反轉的第二傳動齒柱(313)與調節大臂(35)的匹配齒槽(314)滾動貼合,即可實現帶動調節大臂(35)圍繞兩個鉸接板(34)之間正反轉調節;
A4、通過龍門架(2)的正反轉、移動座(31)在龍門架(2)頂端面水平往復移動調節以及調節大臂(35)圍繞兩個鉸接板(34)之間正反轉調節,實現全方位無死角對頂盤(13)上的標定工件進行標定操作;
A5、當球型標定塊(38)接觸到標定工件的一瞬間,通過T型緩沖桿(36)沿著T型緩沖槽(315)的內腔滑動,將彈簧(316)壓縮,緩沖球型標定塊(38)接觸到標定工件的一瞬間的碰撞力,使得標定過程中,標定工具與標定工件不會發生剛性碰撞,則不會出現標定工具碰撞、劃傷,損壞工件、縮短機器人壽命等問題,隨后通過連通電磁鐵(319)的電路,使得電磁鐵(319)與磁鐵塊(321)相對側壁磁極相同,并產生相斥的力,可將T型限位桿(320)沿著T型放置槽(318)內腔滑動,并與限位槽(37)內腔的第二齒條(317)匹配卡接,即可將T型緩沖桿(36)固定在T型緩沖槽(315)內腔的相對位置,實現精準表定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躡波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躡波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900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