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8288.6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10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謝軍;佘朝毅;蔣樹林;梁谷;王艷輝;李超;徐心童;蔣大偉;張琥;劉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川油瑞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6F30/20;E21B41/00;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尹新路 |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宜賓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頁巖 氣井 工程 智能 調度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根據頁巖氣井工程特點構建采集井工程基礎數據的主要素模型以及采集水電路基建數據的保障要素模型,并預設框架計劃作為目標;先由主要素模型制定出井工程實施順序,形成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再由保障要素模型對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進行判斷及反饋;當存在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或預測不能實現預設的目標時,返回到保障要素模型中對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進行保障要素數據的調整,形成修改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并通過多步迭代調優不斷收斂結果數據,以使迭代調優結果滿足供需平衡和既定目標,最終形成具有可執行性的定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從而實現井工程的智能調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智能調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及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常規油氣田的開發,石油資源不斷枯竭,國際社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致密油及頁巖氣的開發中。頁巖氣勘探開發單位在產能建設階段的主要工作是承擔建設用地、鉆前工程、鉆井、壓裂、投產的實施計劃分配和過程管理的頁巖氣勘探開發任務;并計劃未來幾年將頁巖氣生產規模迅速擴大。
隨著頁巖氣井規模建產的進行,鉆機、壓裂機組的調度工作量逐年加大,鉆井工程的智能調度已經成為了業務發展趨勢。其中,頁巖氣井工程是包括了鉆井、壓裂等主業務和供水、供電、道路、集輸線路等配套業務的系統工程,生產運行過程共涉及眾多交叉作業和協調配合,步步相關、環環相扣。
但是,目前頁巖氣勘探開發過程中,主要采取傳統的手工分配、分析、匯總方式,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經常按需手動調整,聯動性較差導致出錯率相對較高,同時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生產數據庫,對數據報表的匯總分析帶來諸多不利因素。隨著業務主體產能建設不斷提速,鉆試等開采工作量不斷增加,如何對產能建設多業務協同組織,保障多口井開采計劃的合理制定,從而進行頁巖氣開采任務中井工程智能調度,一直是困擾人們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無法解決多環節井工程智能調度的情況,提供一種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從頁巖氣田開采任務中井工程的實際運行管理需要出發,通過主要素模型計算出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同時結合保障要素模型對井工程運行計劃進行判斷及反饋,并通過不斷迭代調優最終形成具有可執行性的定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從而保障多口井開采業務協同處理,最終實現井工程的智能調度。
本發明具體提供了一種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根據頁巖氣井工程特點構建采集井工程基礎數據的主要素模型以及采集水電路基建數據的保障要素模型,并預設包括鉆井數量、壓裂數量、投產井數、新建產能的框架計劃作為目標;先由主要素模型根據采集的井工程基礎數據通過跟蹤推演算法制定出井工程實施順序,形成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再由保障要素模型根據采集的水電路基建數據通過動態規劃算法對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進行判斷及反饋,判斷是否存在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以及預測是否能實現預設的目標;當存在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或預測不能實現預設的目標時,返回到保障要素模型中對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進行保障要素數據的調整,形成修改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并通過多步迭代調優不斷收斂結果數據,以使迭代調優結果滿足供需平衡和既定目標,最終形成具有可執行性的定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從而實現井工程的智能調度。
所述頁巖氣井工程智能調度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根據頁巖氣井工程特點,構建采集井工程基礎數據的主要素模型和采集水電路基建數據的保障要素模型;
步驟S2:導入預設包括鉆井數量、壓裂數量、投產井數、新建產能的框架計劃作為目標;
步驟S3:由主要素模型根據采集的井工程基礎數據通過跟蹤推演制定出井工程實施順序,形成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
步驟S4:由保障要素模型根據采集的水電路基建數據通過動態規劃對初版的井工程運行計劃進行判斷及反饋,判斷是否存在不滿足供需條件的平臺以及預測是否能實現預設的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川油瑞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長寧天然氣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川油瑞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828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樹球纏繞編織機
- 下一篇:訓練樣本生成方法及裝置、敏感信息檢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