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筋桁架H型鋼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8124.3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1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民;何志強;高天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昌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36 | 分類號: | E04C2/36;E04C2/288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鄭州市高***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筋 桁架 型鋼 | ||
一種鋼筋桁架H型鋼,包括平行且相對設置的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的中部之間通過鋼筋桁架連接為一體,鋼筋桁架包括若干條短鋼筋,連接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兩端之間的短鋼筋均垂直與第一長條板體,其余的短鋼筋均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連,相鄰兩根短鋼筋之間形成V型結構。本發明重量相對較輕,結構牢固,承壓能力好,便于制作,成本低廉,不僅用于墻體的預埋骨架,還適用于建筑行業多種場所。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土建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筋桁架H型鋼。
背景技術
在房屋建設過程中,采用傳統現場澆筑混凝土的施工方式,容易造成勞動力需求大、建筑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等缺點。近幾年,應國家政策要求和建筑綠色發展需求,逐漸形成了裝配式住房的建筑模式,即在工廠車間預制裝配式住房所需的混凝土墻板,運輸至施工現場進行吊裝安裝。因此就有了鋼筋桁架的出現,現場施工時,只需在鋼筋桁架澆筑混凝土即可。目前市場上的H型鋼是由平行設置的兩塊長條形鋼板和一塊長條腹板焊接而成,這種H型鋼重量較重,由于長條腹板的隔斷,不能作為混凝土墻體的預埋骨架。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重量輕、可作為混凝土墻體預埋骨架的鋼筋桁架H型鋼。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鋼筋桁架H型鋼,包括平行且相對設置的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的中部之間通過鋼筋桁架連接為一體,鋼筋桁架包括若干條短鋼筋,連接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兩端之間的短鋼筋均垂直與第一長條板體,其余的短鋼筋均傾斜布置且自上而下依次首尾相連,相鄰兩根短鋼筋之間形成V型結構。
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采用鋼板、槽鋼或角鋼制成。
第一長條板體和和第二長條板體上開設有若干減重孔。
若干條短鋼筋組成的鋼筋桁架位于一個平面上,該平面垂直于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
采用技術方案,若干條短鋼筋兩端分別焊接在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上。鋼筋桁架既具有穩定連接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的作用,而且內部通透,大大減輕了H型鋼的重量。
第一長條板體和第二長條板體采用鋼板制成,需要將鋼板進行切割成為長條狀,若采用槽鋼或角鋼,則只需要截取設定長度即可,制作工藝更加簡單快捷。
第一長條板體和和第二長條板體上開設的若干減重孔可進一步減輕H型鋼的重量。
本發明主要應用在混凝土墻體的施工,具體施工過程為:先將若干個鋼筋桁架H型鋼間隔設置在墻體待澆筑的位置,每隔300mm放置一個,調整所有的第一長條板體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有的第二長條板體均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接著使用玻璃纖維網格布分別粘接在所有的第一長條板的前側面和所有的第二長條板的后側面,然后在前側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前側和后側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后側分別支設模板,向前后兩側的模板之間形成的空腔內澆筑輕質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混凝土保溫墻體,最后在前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前側和后玻璃纖維網格布的外表面施工抹面膠漿。
本發明制造工藝簡單且成本低,起到承載力強,本發明間隔布置減少了混凝土墻體的重量和導熱性,降低了混凝土澆筑的成本,結構強度高。墻體前側面層和后側面層處分別設置的玻璃纖維網格布,起到應力分散的作用,與抹面膠漿一起共同組成外保溫體系的防護面層,抵抗自然界溫、濕度變化及意外撞擊所引起的面層開裂,重量輕,成本低,防止墻面開裂。
本發明中的鋼筋桁架的設置,在澆筑混凝土時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確保墻體澆筑的整體性。
本發明重量相對較輕,結構牢固,承壓能力好,便于制作,成本低廉,不僅用于墻體的預埋骨架,還適用于建筑行業多種場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昌煜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河南昌煜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812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