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86566.4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65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攀;楊光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F16C35/067 | 分類號: | F16C35/067;F16B13/04 |
| 代理公司: | 貴州派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慶紅 |
| 地址: | 550081 貴州省貴陽市云***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球軸承 軸向 控制 裝置 設計 方法 | ||
1.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基于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來實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支承殼體(1)、裝在支承殼體(1)上的軸承襯套(3)、裝在軸承襯套(3)內孔中和旋轉軸(7)軸頸上的球軸承(2)、用于壓緊球軸承(2)外環進行軸向限位的軸承擋圈(4)、將軸承襯套(3)和軸承擋圈(4)固緊在支承殼體(1)上的鎖緊螺栓(6)、防止鎖緊螺栓(6)回轉松懈的鎖緊墊片(5)以及用于動力輸出的旋轉軸(7);
所述設計方法具體步驟為:
步驟1,確定旋轉軸(7)外徑與球軸承(2)內徑的公差配合關系為過渡配合,軸公差為js6或k6,球軸承(2)內徑為標準公差,旋轉軸(7)外徑選擇與球軸承(2)內徑一致的名義尺寸;
步驟2,確定軸承襯套(3)內徑與球軸承(2)外徑的配合關系為過渡配合,軸承襯套(3)內徑公差為N6,球軸承(2)外徑為標準公差,軸承襯套(3)內徑選擇與球軸承(2)外徑一致的名義尺寸;
步驟3,為保證球軸承(2)的軸向游隙和軸向竄動,需對軸承襯套(3)的深度尺寸及公差H2進行確定,確定方法為:球軸承(2)的寬度尺寸及公差H1,H1選擇標準尺寸和公差,給定配合量K=-0.3mm~+0.03mm,軸承襯套(3)的深度尺寸及公差H2的計算公式為:
H2=H1+K 公式1
軸承襯套(3)的深度尺寸及公差用H2表示;
球軸承(2)的寬度尺寸及公差用H1表示;
步驟4,按機械設計手冊,確定軸承擋圈(4)的厚度尺寸;
步驟5,確定軸承擋圈(4)的內徑尺寸:應大于球軸承(2)外環的內徑尺寸0.3mm~0.5mm;
步驟6,進行鎖緊墊片(5)和鎖緊螺栓(6)的設計:按機械設計手冊中關于墊片和螺栓的設計要求,確定鎖緊墊片和鎖緊螺栓的結構參數;
步驟7,按機械設計手冊開展所有零件的其余結構參數設計;
步驟8,在裝配時,按機械設計手冊中規定的螺栓擰緊力矩,將鎖緊螺栓(6)擰緊,且保證將軸承擋圈(4)和軸承襯套(3)貼合壓緊在支承殼體(1)的安裝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軸承擋圈(4)的厚度尺寸為2mm~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轉軸(7)與球軸承(2)端面配合處的圓角設計:旋轉軸(7)上的圓角應比球軸承(2)上的圓角小0.3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旋轉軸(7)的結構形式具體為圓柱齒輪軸、花鍵軸、圓錐齒輪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軸承襯套(3)與球軸承(2)端面配合處的圓角設計:軸承襯套(3)上的圓角應比球軸承(2)上的圓角小0.3mm~0.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殼體(1)的材料為鑄造鋁合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襯套(3)采用結構鋼并進行內表面滲碳強化,所述軸承擋圈(4)采用結構鋼。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殼體(1)上安裝軸承襯套(3)的圓孔底部設有漏油孔,所述漏油孔直徑為3mm~5mm。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球軸承軸向竄動控制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襯套(3)安裝完畢后,與所述圓孔底部留有5mm~10mm的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發貴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656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