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及其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5530.4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0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哲;陳希勇;劉妍婧;任宇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張超艷 |
| 地址: | 10003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河道 治理 小型 截污箱涵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截污箱涵設置在河床內,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呈矩形,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的凈尺寸為:長小于1m,寬小于1m;所述截污箱涵由外向內依次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層、鋼板層、以及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層,所述鋼板層作為內模板澆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內壁上,所述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層涂刷在朝向截污箱涵內部的鋼板層表面上。本發明截污箱涵結構簡單,施工方便,避免了拆卸內模板的工序,降低了污水對截污箱涵的腐蝕,延長了截污箱涵的使用壽命,尤其適用于污水小流量工況的河道治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截污工程是河道黑臭水體治理的核心工程,目前國內實施的截污工程大多都是在岸上設置截污管道,通過管道收集排向河道的污水,避免污染水體。
申請人意識到在河岸上建設大型截污工程,截污管涵尺寸較大,斷面凈尺寸一般都大于1m2,該截污箱涵多用于流量較大,污水排放口雜亂無序,雨污合流的排水系統,如中國申請CN110029721A公開了一種具有排污及初雨調蓄功能的管涵結合截污結構,其具體公開了:箱涵結構內自上游至下游依次設置前端調蓄池、主調蓄池和排水池,強調利用截污箱涵對初期雨水進行調蓄,而這種箱涵主要針對大型市政排水工程。申請人發現:在很多工程中,岸邊建筑物很多,無法實施拆遷,不具備岸上建設截污管道的條件,且經過設計計算后,發現這種情況下排水流量較少;因此,在這種條件下,就需要在河床內設置小型截污管道或者截污箱涵。
但是,目前現有技術中的截污箱涵尺寸較大,不適合小流量工況,例如,當設置在河床內時,箱涵尺寸較小,施工時存在內模板安裝及拆除非常困難的問題。另外,截污箱涵其內部經污水長期運行,會導致截污箱涵內壁腐蝕、破損嚴重,影響截污箱涵使用壽命。
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設置在河床內的小型截污箱涵,以針對污水小流量工況進行截流,并且能提高截污箱涵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方便、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的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的施工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所述截污箱涵設置在河床內,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呈矩形,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的凈尺寸為:長小于1m,寬小于1m;所述截污箱涵由外向內依次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層、鋼板層、以及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層,所述鋼板層作為內模板澆注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內壁上,所述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層涂刷在朝向截污箱涵內部的鋼板層表面上。所述截污箱涵內部也就是截污箱涵所形成的孔洞。
優選地,所述鋼板層的厚度為2mm~4mm。更優選地,所述鋼板層的厚度為3mm。
優選地,所述環氧煤瀝青防腐涂料層的厚度為0.5mm~1.5mm。
優選地,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的凈尺寸小于1m×1m。更優選地,所述截污箱涵的斷面的凈尺寸為0.5m×0.5m。
優選地,所述河床內鋪設有素混凝土墊層,所述截污箱涵設置在所述素混凝土墊層上。
優選地,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中設置有幾字型的結構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河道治理的小型截污箱涵的施工方法,包括:
根據河道水流量,確定截污箱涵的斷面的凈尺寸;
采用鋼板作為截污箱涵的內模板,在所述鋼板的一表面上涂刷防腐涂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55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鞋墊的身份認證方法
- 下一篇:數據處理方法、裝置及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