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生素菌渣制備泡沫石墨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85412.3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41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唐晶晶;周向陽;郭龍龍;楊娟;王輝;丁靜;王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2/184 | 分類號: | C01B32/184;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生素 制備 泡沫 石墨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有害固廢回收并制備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抗生素菌渣制備泡沫石墨烯的方法,包括步驟如下:步驟(1):將包含抗生素菌渣、堿A、醇的溶液進行溶劑熱預處理,隨后經固液分離,獲得預處理產物;步驟(2):將預處理產物、堿B混合后經二段梯度熱處理,即得所述的泡沫石墨烯;二段梯度熱處理過程包括依次進行的第一段熱處理和第二段熱處理,其中,第一段熱處理的溫度為300~500℃;第二段熱處理的溫度為600~1050℃。本發明實現了醫藥廢棄物抗生素菌渣的高值化回收利用,對環境友好、制備流程短、合成成本十分低廉、適合大規模生產,所制備的泡沫石墨烯材料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時,具有導電性好、容量高、循環穩定性好等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抗生素菌渣的資源化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能快速高效地進行能量轉換和儲存的二次電池,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儲能設備,影響著人類社會科技、經濟等眾多領域的發展。目前常用的二次電池主要有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鉛酸蓄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其中,鋰離子電池因其優異的電化學性能、環保、資源節約等特點而備受廣大研究者的關注。當前,鋰離子電池商品化的負極材料為石墨,主要分為天然石墨與人造石墨。石墨導電性極佳,且具有高的結晶度,碳原子之間以共價鍵的形式連接成石墨烯片,石墨烯片層間以范德華力結合,層間間距較鋰離子大,因此,鋰離子可以在石墨層間進行可逆的嵌入、脫出。由于天然石墨材料的各向異性特點,需要對其進行后期整形處理以提升其大倍率條件下的充放電特性;而傳統人造石墨需要對碳源進行高于2500℃的石墨化處理,且需要進行碳包覆以改變表面特性,因此,人造石墨存在處理流程長、能耗高的問題。雖然石墨負極存在嵌脫鋰平臺穩定、結構穩定性良好的優點,但是石墨材料的比表面積小、孔隙率極低,且鋰離子通常只能在石墨層間結構內進行脫嵌,因此石墨的嵌鋰比容量非常有限,僅為372mAh/g。開發新型的高導電、高性能負極材料對于提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意義重大。
多孔碳是有著不同尺寸孔結構的碳素材料,因其獨特的優勢,如高的比表面積、豐富的孔體積、優異的機械性能和化學穩定性等,在多種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中,其豐富的孔結構可以儲存電解液,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大倍率充放電特性;其微介孔結構可以用于吸附鋰離子,從而提升材料的比容量。目前制備多孔碳的方法主要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種。物理活化法是常用制備多孔碳材料的物理方法,即在600~900℃溫度范圍內,利用氣體等作為活化介質來制備多孔碳。通過活化介質與碳的化學反應來刻蝕碳化物基體表面,除去未碳化物,從而形成新的孔隙結構。整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即碳化階段和活化階段。首先對碳前驅體進行碳化,再通入氣體進行活化。其中常用的活化氣體為二氧化碳、空氣或者水蒸氣等。物理制備法流程復雜、熱耗高,且得到的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積較小,因此目前常用來制備多孔碳的方法為化學制備法。化學法制備多孔碳的方法主要為碳化法、水熱法、凝膠法、模板法及活化法等。具體如下:①碳化法主要是利用惰性氣體(如氮氣、氦氣)的保護使得碳前驅體在高溫環境中分解,從而來制備多孔碳材料的方法。②水熱法是在密閉條件下,利用水為媒介,通過增加體系的溫度和壓強,提高碳化反應速率,讓碳前驅體轉化為多孔碳材料的方法,此方法具有對環境綠色友好、工藝流程簡單等眾多優點。③凝膠法是先對碳前驅體凝膠化,再在惰性條件下碳化而制得多孔碳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工藝參數較易控制,且可得到的多孔碳材料孔徑大小不同,比表面積較為可觀,但制備周期較長,產品性能不穩定,難以實現商業化應用。④模板法主要分為軟模板與硬模板法,其中軟模板法是指在反應中采用表面活性劑形成碳的前驅體結構,模板不用去除;而硬模板法則采用現有的模板材料,再通過刻蝕除去模板,得到多孔碳材料,該方法獲得的碳產量高且用作電極材料時得到的電化學性能穩定,同時可以通過調控模板大小制備出不同孔徑的多孔碳材料,但工藝流程十分復雜,制備出的多孔碳孔徑單一,難以廣泛應用。⑤化學活化法是指在惰性氣體(如氮氣、氦氣)條件下同時對活化劑及碳基體升溫,達到一定溫度后發生釋放出氣體的反應,實現造孔,這種方法制備的多孔碳材料孔徑分布均勻、比表面積大、操作流程簡單且產品性能穩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541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直流GIL微粒陷阱安裝位置的優化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任務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