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利用R142b中的高沸物為原料合成2,2-二氟乙胺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4140.5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98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輝;李漢生;丁晨;王偉;牛韋;史阿瑩;王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東岳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11/15 | 分類號: | C07C211/15;C07C209/08;B01J31/26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 地址: | 25640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利用 r142b 中的 高沸物 原料 合成 乙胺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氟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R142b中的高沸物為原料合成2,2?二氟乙胺的方法。所述的方法為:在催化劑1和催化劑2的催化作用下,2,2?二氟?1?氯乙烷和氨水溶液在溶劑中進行反應,制得2,2?二氟乙胺。本發明能夠避免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采用的相轉移催化劑能夠分別在水相和有機相中溶解,能夠與反應物充分接觸,使反應進行的比較徹底,加速了反應速率,降低了反應溫度、反應壓力和反應時間,而且產物收率高;本發明反應溫度和反應壓力較低,對設備的要求強度低,而且操作步驟簡單,精餾之后的溶劑和氨水溶液可以繼續循環使用,減少了三廢的排放,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后處理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氟化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R142b中的高沸物為原料合成2,2-二氟乙胺的方法。
背景技術
2,2-二氟乙胺是一種重要的含氟脂肪族化合物,應用廣泛,可以作為許多醫藥、農藥等產品的合成原料或中間體,具有重要的工業價值。
目前,2,2-二氟乙胺的合成方法有幾種,從所需原料來看,主要分為4種:1、以二氟乙醇為原料的工藝;2、以2,2-二氟-1-鹵乙烷為原料的工藝;3、以1,1-二氟-2-硝基乙烷為原料的工藝;4、以二氟乙腈為原料的工藝。
2,2-二氟乙胺最早的合成方法是在1904年由Swarts等人提出的,其利用1-溴-2,2-二氟乙烷混合醋酸銨在125℃-145℃下加熱3天,反應物最后完全轉化為二氟乙胺和四氟乙胺。兩種產物通過分流法或者通過將它們轉化為鹽酸鹽或草酸鹽分離。這種合成方法的缺點是反應時間較長,不能選擇性的合成2,2-二氟乙胺。
Dickey等將2,2-二氟-1-氯乙烷和28%氨的水溶液混合,在135℃-140℃條件下,在搖擺式的高壓釜中反應31h得到2,2-二氟乙胺。過濾反應混合物,蒸餾分離出胺,產品收率為65%。這種制備方法反應時間較長,收率較低。同時在高溫下反應混合物會腐蝕反應釜,降低了反應釜的使用壽命。
中國專利CN104030928中報道,在氫氣氣氛中,將2,2-二氟乙醇和液氨的混合物通入管式固定床反應器進行反應,以氧化鋁為載體的負載型催化劑催化反應,2,2-二氟乙胺的收率大于80%。此反應雖然收率較高,但是催化劑制備復雜,且實驗所用原料2,2-二氟乙醇價格昂貴,不適于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
中國專利CN102741218報道了一種利用二氟乙腈合成2,2-二氟乙胺的工藝。首先,利用有機酸、酰氯、酸酐或其混合物將二氟乙腈轉化為N-(2,2-二氟乙基)酰胺。然后將N-(2,2-二氟乙基)酰胺提純后,與酸反應得到2,2-二氟乙胺,產品收率可達到90%。但在反應過程中要用到貴金屬催化劑,價格昂貴,且工藝中采用了酸化處理,三廢量較大,后續處理困難。
R142b(1,1-二氟-1-氯乙烷)中的高沸物為2,2-二氟-1-氯乙烷(R142),是R142b的副產物,與上述合成路線相比,以R142b中的副產物2,2-二氟-1-氯乙烷為原料制備2,2二氟乙胺,在成本上具有較大優勢。為了避免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降低三廢,減少反應時間,因此開發了一種新的工藝來制備2,2-二氟乙胺。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R142b中的高沸物為原料合成2,2-二氟乙胺的方法,以2,2-二氟-1-氯乙烷(R142)為原料,采用相位移催化劑,反應條件溫和,反應時間短,產物收率高,工藝簡單,三廢少,能夠避免使用昂貴的貴金屬催化劑,滿足工業化需求。
本發明所述的利用R142b中的高沸物為原料合成2,2-二氟乙胺的方法為:將2,2-二氟-1-氯乙烷、氨水溶液和溶劑加入到高壓反應釜中,在催化劑1和催化劑2的催化作用下進行反應,反應溫度為50-180℃,反應時間為20-240min,反應壓力為0.1-0.5MPa,反應結束后對產物進行分離,制得2,2-二氟乙胺。
其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東岳化工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東岳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41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