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輸入軸機電并列式雙離合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3113.6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30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馮家任;田立紅;馮海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大任永磁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D29/00 | 分類號: | F16D29/00;F16D25/0635;F16D2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300 江蘇省南通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入 機電 并列 離合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輸入軸機電并列式雙離合器,包括第一主動軸、第一飛輪、軸承一、從動軸、第一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第一離合器壓盤、膜片彈簧、支撐環、第一離合器蓋、傳動片、傳動鉚釘、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第二主動軸、第二飛輪左半部、第二飛輪右半部、軸承二、軸承二支架、第二離合器銜鐵、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第二離合器磁軛、第二離合器線圈、彈簧、銷釘、軸承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離合器,特別涉及一種雙輸入軸機電并列式雙離合器。
背景技術
傳統動力設備比如電動機、內燃機等基本上都是單輸出軸向負載側傳遞轉矩和轉速,相應的,傳統的離合器也是以動力設備的單輸出軸做為單離合器的單輸入軸。單離合器將動力設備的單輸出軸作為主動軸輸入,與負載側的從動軸分離或者結合。本發明特別涉及一種同心嵌套式雙輸入軸雙離合器,提供了一種雙輸入軸、非電磁離合方式與電磁離合方式共同工作的雙離合器的技術方案,該種雙離合器既可以使用非電磁動力也可以使用電力作為離合器分離與結合的動力,為傳動設備不間斷的持續運行增加了保障。當一種動力設備以同心嵌套式雙輸出軸作為動力輸出時,本發明雙離合器將動力設備的雙輸入軸與單從動軸進行分離或者結合,可以將雙輸入軸的任何一個單獨的主動軸與單從動軸分離或者結合,也可以將雙輸入軸發生的動力共同與單從動軸分離或者結合。本發明為動力傳動領域提供了一項新的技術方案,尤其使用在電動汽車、船舶、航空、機床等領域,為負載側的設備可以同時接受及選擇性接受多種動力的傳輸提供了一種新型的雙離合器。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電動機等同心嵌套式雙輸出軸向負載側設備的單從動軸的多種方式的動力傳遞,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輸入軸機電并列式雙離合器,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雙輸入軸機電并列式雙離合器,所述雙離合器包括第一主動軸、第一飛輪、軸承一、從動軸、第一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第一離合器壓盤、膜片彈簧、支撐環、第一離合器蓋、傳動片、傳動鉚釘、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第二主動軸、第二飛輪左半部、第二飛輪右半部、軸承二、軸承二支架、第二離合器銜鐵、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第二離合器磁軛、第二離合器線圈、彈簧、銷釘、軸承三;所述第一主動軸與所述第一飛輪采用插接的安裝方式,在徑向用一圈沉頭螺釘一進行緊固,所述第一飛輪內安裝所述軸承一的外圈,所述軸承一的內圈安裝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二主動軸為套筒型,套在所述第一主動軸外,所述第二主動軸與所述第二飛輪左半部采用插接的安裝方式,在徑向用一圈沉頭螺釘二進行緊固,所述第二飛輪左半部與所述第二飛輪右半部采用插接的安裝方式,在徑向用一圈沉頭螺釘三進行緊固,所述第二飛輪右半部用螺釘固定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所述第二飛輪右半部安裝所述軸承二的外圈,所述軸承二的內圈安裝在所述軸承二支架上,所述軸承二支架套裝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一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包括摩擦片一、摩擦片二、從動片一、減震器一、從動盤轂一、摩擦片鉚釘一、從動盤緊固螺釘一、從動盤定位銷一,所述摩擦片一和摩擦片二中間夾著所述從動片一,所述摩擦片一在所述第一飛輪一側,所述摩擦片二在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一側,所述摩擦片一、摩擦片二和所述從動片一由所述摩擦片鉚釘一緊固連接,所述從動片一、所述從動盤轂一和所述減震器一由所述從動盤緊固螺釘一和所述從動盤定位銷一連接固定,所述從動盤轂一通過花鍵結構安裝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與所述第一離合器蓋通過所述傳動鉚釘連接,所述傳動片套在傳動鉚釘上放置于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與所述第一離合器蓋中間,所述膜片彈簧壓在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的凸塊上,所述膜片彈簧卡在所述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的擋環和蝶形彈簧中間,所述支撐環壓在膜片彈簧上,所述第一離合器蓋壓在所述支撐環上,與所述第一飛輪用鉚釘緊固連接,所述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安裝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為拉式自動調心式分離軸承裝置;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包括從動片二、減震器二、從動盤轂二、從動盤緊固螺釘二、從動盤定位銷二,所述從動片二、所述從動盤轂二和所述減震器二由所述從動盤緊固螺釘二和所述從動盤定位銷二連接固定,所述從動盤轂二通過花鍵結構安裝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從動片二夾在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和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中間,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中嵌入所述第二離合器線圈,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在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一側端面上設置一圈盲孔,所述盲孔中先放置所述彈簧,再放置所述銷釘,所述銷釘穿過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的所述從動片二頂住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安裝在所述軸承三的外圈上,所述軸承三的內圈固定在所述從動軸上,所述軸承三外圈相對內圈可以進行軸向竄動,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外邊緣上安裝一個滑環;所述第一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與所述第一飛輪貼合時,所述第一主動軸通過所述第一飛輪將動力傳遞到所述第一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上的所述摩擦片一上,所述摩擦片一通過所述從動片一和所述從動盤轂一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從動軸,所述從動軸將獲得動力再傳遞到負載側,當液壓工作缸給所述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一個背離所述第一主動軸方向的拉力時,所述第一離合器分離軸承裝置帶動所述膜片彈簧向背離所述第一主動軸方向運動,同時所述膜片彈簧將給予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的力釋放,所述第一離合器壓盤與所述摩擦片二不貼合,所述摩擦片一與所述第一飛輪不貼合,所述第一主動軸的動力不能傳遞到所述從動軸上;當所述第二離合器線圈通電時,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與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之間具有吸合力,進而使第二離合器磁軛與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吸合,所述第二主動軸通過所述第二飛輪左半部、所述第二飛輪右半部和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將動力傳遞到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上的所述從動片二上,所述從動片二和所述從動盤轂二將動力傳遞到所述從動軸,所述從動軸獲得動力再傳遞到負載側設備,此時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中的所述彈簧為被擠壓狀態,當所述第二離合器線圈斷電時,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與所述銜鐵之間沒有吸合力,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中的所述彈簧從被擠壓狀態回彈為正常狀態,所述彈簧產生的彈力推動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復位,所述第二離合器單片式從動盤的所述從動片二沒有來自所述第二離合器磁軛與所述第二離合器銜鐵共同作用的吸合力,不再傳遞所述第二飛輪左半側和所述第二飛輪右半側的動力,所述第二主動軸的動力不能傳遞到所述從動軸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大任永磁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南通大任永磁電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311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