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電纜設施三維參數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2307.4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17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明(設計)人: | 梁長青;李洪助;郁金寶;王亞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T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電纜 設施 三維 參數 建模 高效 渲染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電纜設施三維參數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構建電網三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場景;開展地下電纜資料收集及數據分類整理,并對其參數進行規范和統一;充分調查地下電纜建模規范,分析業務規律,形成自動化建模技術路線;制定三維電纜及通道空間數據的標準規范,構建自動化建模方案,使三維模型數據的制作規范化,在保證模型準確性和精度的前提下,進行海量模型自動化建模,提高建模效率;研究海量三維電纜模型渲染機制,形成海量三維模型的高效渲染方案;優化電纜模型快速加載,實現三維平臺可視化集成展示。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仿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電纜設施三維參數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基于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仿真技術,結合電網業務數據,電力企業對地下電纜的可視化應用愈加深入。對地下電纜的管理由二維CAD圖形、圖紙逐步轉向三維數字化管理;電纜三維數字化管理需要在一個虛擬現實的三維可視化環境下,快速生成三維電纜實體模型并進行高效渲染,并保證電纜空間數據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可獲得性。目前基于CAD的三維模型建模設計平臺基于面向對象技術,將電纜以及通道、附屬設備按照工程設計的要求作為一個實物進行全面描述,可以基本反映電纜的真實情況,減少設計過程出錯風險,但這種方法也面臨著建模工作量大、模型維護成本高、難更新等問題,且無法保障海量電纜模型的渲染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地下電纜設施三維參數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地下電纜設施三維參數化建模及高效渲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構建電網三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場景;
2)開展地下電纜資料收集及數據分類整理,并對其參數進行規范和統一;
3)充分調查地下電纜建模規范,分析業務規律,形成自動化建模技術路線;
4)制定三維電纜及通道空間數據的標準規范,構建自動化建模方案,使三維模型數據的制作規范化,在保證模型準確性和精度的前提下,進行海量模型自動化建模,提高建模效率;
5)研究海量三維電纜模型渲染機制,形成海量三維模型的高效渲染方案;
6)優化電纜模型快速加載,實現三維平臺可視化集成展示。
進一步地,步驟1)包括,集成豐富多源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用場景圖與渲染對象相分離技術構建場景,基于多尺度空間四叉樹和八叉樹原理形成金字塔,建立高效索引機制,實現對三維場景海量數據的高效加載和展示瀏覽。
進一步地,步驟2)包括,根據科學、合理的地下管線調查方案,對電纜設施進行分類具體研究,通過規范統一參數,為數據采集、整理及后期計算機三維建模提供數據精度基礎。
進一步地,步驟3)包括,對電力設施如隧道、電纜、支架等按其功能和狀態進行分類,根據電纜、井室建模需要,設計電纜、通道調查表,將業務過程形成自動建模規則,使得可以程序自動化建立三維管道、管線模型,再現地下通道及電纜三維模型場景。
進一步地,步驟4)包括,對電纜及通道三維模型的建模過程規范標準化,通過構建電纜及通道對象的參數化模型,建立參數驅動機制,實現電纜及通道的自動化建模方案。運用參數化建模技術按照實際尺寸生產的電纜及通道三維模型,包含的信息豐富、直觀,很好的表達了電纜的柔性動態特征以及通道模型的連通特性,該新型建模技術工作量小,過程簡單便捷,是電纜及通道三維模型批量生產、模型修改及變型設計的需要,也是電纜及通道自動化建模的關鍵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國遙新天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23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