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2285.1 | 申請日: | 202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155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1 |
| 發明(設計)人: | 康沐楷;陳靖軒;葉政諺;黃思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國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內***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嵌式觸控 顯示 面板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域與非顯示區域。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包括:多條柵極線與多條數據線、多條感測線、多個像素區域、觸控電極、薄膜晶體管、第一絕緣層、第二絕緣層及第三絕緣層。觸控電極對應多個像素電極,第一絕緣層形成于感測線之上并具有第一開口以暴露感測線,柵極形成于第一絕緣層之上。第二絕緣層形成于柵極線之上并具有第二開口以對應至第一開口,源極形成于第二絕緣層之上。第三絕緣層形成于源極之上并具有第三開口以對應至第二開口,觸控電極形成于第三絕緣層之上,觸控電極通過第三開口、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以電性連接至感測線。借此,觸控電極可以作為共同電極使用,而感測線形成在第一金屬層之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于一種觸控顯示面板,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將共同電極當作觸控電極的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觸控和顯示驅動器整合單一芯片的架構是將顯示面板中的數據線以及連接至觸控電極的觸控導線都連接至單一個芯片,借此這個單一個芯片可以同時控制顯示與觸控兩個功能。如何設置觸控導線,為此領域技術人員所關心的議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其觸控電極可以作為共同電極使用,而感測線是形成在第一金屬層之中。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出一種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域與非顯示區域。在面板中,多條柵極線與多條數據線彼此交叉形成于基板上。多條感測線形成于基板上。多個像素區域形成于柵極線與數據線彼此交叉處,其中每個像素區域具有像素結構,像素結構具有像素電極,且像素電極是由第一透明導電層所形成。觸控電極是由第二透明導電層所形成,其中觸控電極對應多個像素電極。薄膜晶體管形成于像素結構內,薄膜晶體管包含柵極、源極、漏極及半導體層,且源極電性連接數據線,柵極電性連接至柵極線,像素電極電性連接至漏極。第一絕緣層形成于感測線之上并具有第一開口以暴露其中一條感測線,柵極形成于第一絕緣層之上。第二絕緣層形成于柵極線之上并具有第二開口以對應至第一開口,其中源極形成于第二絕緣層之上。第三絕緣層形成于源極之上并具有第三開口以對應至第二開口,觸控電極形成于第三絕緣層之上,觸控電極通過第三開口、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以電性連接至感測線。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與第二絕緣層具有相同的材料,第一絕緣層在第一開口內具有第一側面,第二絕緣層在第二開口內有第二側面,并且第一側面與第二側面形成順向坡。
在一些實施例中,面板還具有金屬連接結構,此金屬連接結構與數據線具有相同的材料,金屬連接結構形成于觸控電極與感測線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絕緣層的蝕刻速率比第二絕緣層的蝕刻速率慢。
在一些實施例中,內嵌式觸控顯示面板在非顯示區域還包括多個顯示墊與多個觸控墊。每條數據線電性連接其中一個顯示墊,每條感測線電性連接觸控墊的其中一個。其中一個顯示墊在兩個觸控墊之間,其中一個觸控墊設置于兩個顯示墊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墊的數量少于顯示墊的數量,顯示墊與觸控墊排列為多個行,觸控墊僅配置在其中一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墊與觸控墊排列為多個行,在第一行僅具有部分的顯示墊,第二行具有部分的顯示墊與部分的觸控墊。
在一些實施例中,顯示墊與觸控墊排列為多個行,在其中一行內任意兩個觸控墊之間設置相同數量的顯示墊。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顯示區包括信號線轉接區與走線區,在顯示區中感測線形成在第一金屬層中,在信號線轉接區中感測線或數據線通過連接結構轉換至另一金屬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22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