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連軋精軋帶鋼凸度分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881237.0 | 申請日: | 202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23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立輝;徐冬;沈憲棟;翟德家;王四海;何海楠;李磊;楊荃;王曉晨;劉占鋒;王信威;王彬;楊志剛;陳四平;牛躍威;朱云杰;韓建樂;高建;徐子謙;東根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B37/28 | 分類號: | B21B37/28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雷秋芬 |
| 地址: | 054009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連軋精軋 帶鋼 分配 方法 | ||
1.一種熱連軋精軋帶鋼凸度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獲取粗軋出口帶鋼厚度h0mm,帶鋼凸度C0mm;
步驟S2:獲取軋制控制系統計算的精軋各機架出口帶鋼厚度hi及帶鋼寬度bi;hi為精軋機組第i機架出口帶鋼厚度mm,bi為精軋機組第i機架出口帶鋼寬度mm,i=1,2,3,4,5,6,7;
步驟S3:計算F7機架出口帶鋼的目標比例凸度C7/h7,其中,公式所示C7為精軋機組F7機架出口帶鋼成品目標凸度μm,h7為精軋機組F7機架出口帶鋼厚度mm;
步驟S4:根據下游機架等比例凸度分配原則,確定F4、F5、F6機架出口帶鋼凸度Ci=hiC7/h7,其中hi為精軋機組第i機架出口帶鋼厚度,單位mm,i=4,5,6;
步驟S5:計算F1、F2、F3、F4機架比例凸度可調節量Δi,i=1,2,3,4;
Δi=Flat maxi-Flat mini
其中,Flatmaxi為第i機架平坦度死區上限,Flatmini為第i機架平坦度死區下限,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公式所示hi為精軋機組第i機架出口帶鋼厚度,bi為精軋機組第i機架出口帶鋼寬度;α為帶鋼翹曲極限系數,熱連軋中取值1.86-2.00;
步驟S6:根據當量比例凸度改變最小原理,計算F1、F2、F3架出口帶鋼凸度Ci,單位μm,i=1,2,3;
具體步驟如下:
1)將F1、F2、F3架出口帶鋼比例凸度C1/h1,C2/h2,C3/h3編為一組進行優化,各機架出口帶鋼凸度最優設定目標為使參與計算機架的當量比例凸度,該當量比例凸度變量在單調的基礎上標準差最小,確定Ci,故設計的目標函數為:
2)求極值的邊界條件為:當C0/h0>C7/h7時,C1/h1>C2/h2>C3/h3>C4/h4;當C0/h0<C7/h7時,C1/h1<C2/h2<C3/h3<C4/h4;
式中,std為計算標準差,為機架的當量比例凸度,Δi為機架比例凸度可調節量,hi為精軋機組各機架出口帶鋼厚度,單位mm,Ci為精軋機組各機架出口帶鋼凸度,單位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德龍鋼鐵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123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