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酸湯的攪拌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880896.2 | 申請日: | 2020-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042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田其明;鐘定江;史勛祝 | 申請(專利權)人: | 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13/04 | 分類號: | B01F13/04 |
| 代理公司: | 貴陽春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劍 |
| 地址: | 557600 貴州省黔***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攪拌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酸湯的攪拌器,涉及攪拌裝置技術領域,針對現有的酸湯需要人工進行攪拌,當需要攪拌很多的酸湯時,工人的勞動量很大,費時費力,易使的工作人員出現疲勞,產生事故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頂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滑動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外部固定套設有第一齒輪,所述支架的右側頂部固定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的內部螺紋套設有往復絲桿。本發明設計新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以實現自動對酸湯進行水平移動攪拌,不需要人工進行攪拌,減少操作人員數量,提高效率,避免事故的發生,進而降低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酸湯的攪拌器。
背景技術
現有的酸湯需要人工進行攪拌,當需要攪拌很多的酸湯時,工人的勞動量很大,費時費力,易使的工作人員出現疲勞,產生事故,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酸湯的攪拌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酸湯的攪拌器,解決了現有的酸湯需要人工進行攪拌,當需要攪拌很多的酸湯時,工人的勞動量很大,費時費力,易使的工作人員出現疲勞,產生事故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酸湯的攪拌器,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頂部兩側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頂部滑動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外部固定套設有第一齒輪,所述支架的右側頂部固定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的內部螺紋套設有往復絲桿,所述往復絲桿的外部固定套設有第二齒輪,所述第二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傳動,所述轉動軸的外部固定套設有第一軸承,所述往復絲桿的左端固定套設有第二軸承,所述第一軸承的外圈與第二軸承的外圈固定連接,所述轉動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棍。
優選的,所述放置板的頂部中間固定連接有酸湯盛放器,所述酸湯盛放器的內壁底部右側固定連接有電熱快,所述酸湯盛放器的左側底部固定連接有出湯口。
優選的,所述支架的頂部沿其長度方向開設有滑槽,所述驅動電機的外部固定套設有滑塊,所述滑塊滑動設置在滑槽里。
優選的,所述酸湯盛放器為矩形,所述攪拌棍長度的兩倍加轉動軸的直徑小于矩形的寬度。
優選的,所述往復絲桿在第二齒輪的右側部分設有往復螺紋,所述往復絲桿在第二齒輪的左側部分沒有往復螺紋。
優選的,所述第一軸承在第一齒輪的上方,所述第一齒輪的直徑大于第一軸承的直徑加第二軸承的厚度。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安裝支撐柱、放置板、支架、出湯口、電熱快、酸湯盛放器、攪拌棍、轉動軸、第一齒輪、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二齒輪、往復絲桿、螺紋管、驅動電機等結構,可以實現自動對酸湯進行水平移動攪拌,整個裝置設計新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工進行攪拌,減少操作人員數量,提高效率,避免事故的發生,進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酸湯的攪拌器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酸湯的攪拌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柱、2放置板、3支架、4出湯口、5電熱快、6酸湯盛放器、7攪拌棍、8轉動軸、9第一齒輪、10第一軸承、11第二軸承、12第二齒輪、13往復絲桿、14螺紋管、15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麻江縣明洋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8808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